培育“红色火种”的摇篮——天津科大马列青年学社25年纪实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5-03 13:50:48
分享

一个拥有二十几年历史的校园社团,缘何从几个学生的星星之火,成为蔓延全校的“燎原”之势?

一片以经典理论润泽学生心灵的沃土,会迸发出怎样的活力?

19906月,作为集学习、研究、宣传及实践于一身的大学生理论性社团和大学生自学组织,马列青年学社在天津科技大学正式成立。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的平台,一代代骨干在这里学理论、议时事、搞实践,用旗帜召唤着数万名青年学子,社团逐渐发展壮大。

一面旗帜,集结万千青年追随的脚步

“共产主义是理想,也是过程。理论性社团要有理论作为基石。25年来,马列青年学社从未改名,这几个字沉积着一种历史的东西,也沉积一种对理论的基本信念问题。”面对母校数千名渴望求知的学子,马列青年学社第一任社长、现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副主任栾建章百感交集,他说自从马列青年学社成立那天起,自己的目光便一直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所深深吸引。

25年来,在马列青年学社的引领下,大学生延安精神研究会、科学发展观学习研究会、国防协会、雷锋精神研究会等十多个校级理论学习社团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凝聚了数万青年大学生追随信仰而来,并急速发展呈燎原之势。

然而,理论学习看起来总是“冷冰冰”的,如何把抽象的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如何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中?马列青年学社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学习和研究基础,年年组织社会实践,在社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逐渐探索跨越困扰大学生提高理论素质成长的瓶颈,将党的思想和精神与自身实际以最恰当的方式相结合,创造广大同学喜闻乐见、推而广之的活动。

“很多学生都觉得理论社团跟我们没什么关系,这需要一个长期的思想层面引导过程,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作为现任学社社长,大二的李瑞接过了马列理论学习的接力棒。

一份使命:让“理论学习”成燎原之势

在天津科技大学马列青年学生体验区,有一个办公区域摆放《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文集》等各种学习书籍。“这是学校党委书记李旭炎赠送给学社的读物。”校团委副书记李怡谈到。在这里还有2本杂志十分醒目,这是同学们自己创办的《旗帜》和《青年》杂志。

抽象的理论一旦与现实紧密结合,就会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与时俱进,是青年学社的吸引力所在。马列青年学社创立伊始,就更注重理论的贴近性和实践的解释力、自由讨论和交锋的风气、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学生也是教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高涨。

听百场讲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5年来,马列青年学社举办活动近700余场,其中围绕“与信仰对话”,开展理论研读季系列活动近200余场,围绕“比学习,比进步”举办近130场学习讲座。宿舍内、操场上,随处可见对时事政治的讨论和重要会议精神认真研究的同学们,让这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散发出别样气息。

信仰在于夯实,责任在于担当。社团通过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思政课教师建立长期联系,请专业教师为理论社团的学习提供文献资料来源、学习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25年来,以“读经典青春行”为主题的系列读书交流活动和“天科杯”演讲比赛开展了200多场,学社还每年推出一场以募捐、环保为主的爱心公益活动,组织同学们实地参观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51名学社党员誓要做到一个学生党员“一面旗帜”,坚定高举旗帜跟党走的信念。

一种渴念:薪火相传,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理论上的清醒带来了政治上的坚定。理论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大学生学业的进步、思想的成熟、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健全、综合素质的提高。马列青年学社成为科大学子的心灵家园,更成为他们人生成长的重要拐点和投身社会实践的坚强阵地。

“以马列青年学社为代表的大学生理论社团的蓬勃发展,反映了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理论成长的自身需求。这已经成为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成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广阔平台。”校党委副书记夏静波说。

学校在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发展过程中,在学生日常管理方面就尝到甜头,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的主动性积极性显著增强。学校每年发展的学生党员中,理论社团的同学占到80%以上,每年新生都有近95%的同学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高校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阵地。我们播撒马列主义理论学习的火种,就是为了点燃大学生深入学习经典理论的信心,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实践者,使青年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校党委书记李旭炎颇感欣慰。(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