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来新夏生前普及历史知识随笔集付梓

来源: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
2016-05-02 18:27:50
分享

近日,已故著名学者来新夏先生晚年随笔精选集“古今人物谭”丛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丛书分《评功过》《辨是非》《述见闻》三册,分别对古代、近代与当代历史人物的重点事迹进行评述。丛书述事有据,但文字力求浅近,反映出来新夏晚年力求将象牙塔中艰深知识普及于大众的心志。 

据来新夏先生2013年为该书写作的前言中介绍:“十几年前,常有些学生和亲属晚辈来‘邃谷’,谈天说地。最多涉及的仍是历史人物。有时谈人物的生平遭遇,有时论人物的功过是非,有时述所见所闻。虽不能像东汉末年许劭那样作‘月旦评’,但事后陆续把所谈内容写录保存。文字虽然粗糙简略,不过往往集中人物某一特点,尚有会心,于是操笔删定,藏之箧柜。” 

“为普及古今人物事迹”,来新夏先生“从中选用若干篇,益以新作,合成‘古今人物谭’丛书”,“三册各有命名,第一册名《评功过》,为古代部分,即自上古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止;第二册名《辨是非》,为近代部分,是活动于1840年至1949年间并卒于1949年前的人物;第三册名《述见闻》,所收为卒于1950年后的人物。每册约在十万字左右,开本小巧,便于读者携带与阅读。” 

来新夏是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图书馆学家,人称“纵横三学,自成一家”。“三学”即历史学、方志学与图书文献学,来新夏在这些领域都开一时风气之先,代表著作有《北洋军阀史》《古典目录学》《方志学概论》《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书目答问汇补》《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等。 

20世纪90年代,来新夏离休后“衰年变法”,在继续学术研究的前提下,开始写作随笔。他曾说:“当时的动机是读了一辈子书,有许多信息应当还给民众。过去写的那些所谓学术性文章,只能给狭小圈子里的人阅读,充其量千八百人,对于作为知识来源的民众,毫无回馈,内心有愧,而且年龄日增,也到该回报的时候了。” 

来新夏出版有《冷眼热心》《依然集》《枫林唱晚》《一苇争流》《邃谷谈往》《且去填词》《出枥集》《80后》《交融集》等随笔集,多年连续入选中国年度最佳随笔。直至生命最后时刻,他还在进行随笔写作。2014年来新夏逝世后,生前旧作陆续出版,已先后出版了《问学•访谈录》《书卷多情似故人》《说掌故•论世情》《邃谷四说》等随笔集。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宁宗一先生认为,来公的历史研究与文化随笔最鲜明的特点是学术心态的充分自由,而又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因而他的论著极富当代性。他对喧嚣的俗情世界、新潮的时髦保持着距离,绝不随波逐流;同时又敏感地警惕着生命的钝化、心灵的消亡、人性的物化和人文精神的沦丧。最值得人们深入打量的是他如何将文史这两条平行线达成对接与契合,在来公的《我也谈谈随笔》一文中,他坦诚地告白,他的文史随笔就是要“回归民众”、“遣兴抒怀”。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