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 沿河着眼源头拔“穷根”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2016-04-27 10:05:04
分享

易地扶贫搬迁 沿河着眼源头拔“穷根”

图为官舟镇搬迁点效果图。

“要把我们搬到哪里去”、“搬迁后的房子怎么样”、“今后靠什么生活”……当这些成为沿河自治县贫困村寨群众猴年茶余饭后谈论的热词时,易地、扶贫、搬迁也被该县决策层作为十三五期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头戏”提上议事日程。

“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为开好局、起好步,打赢易地扶贫搬迁这一仗,必须横下一条心!”在县委书记任廷浬年初发出动员令后,全县各级各部门都在围绕“怎么搬、搬去哪儿、群众怎么生活”等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思考。

“不搬只能穷等待,搬出来才是活路”。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出使,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才能全力以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要考虑他们能搬出来,又要因地制宜,多渠道解决好搬迁户的后续发展问题”

“必须要统一规划,把改善水、电、路等与安置区住房配套建设,解除移民的后顾之忧”。……

异口同声,既表决心,又立“军令状”!沿河上下同心,按照中央、省、市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和部署,全力打响了脱贫攻坚“当头炮”。

一套科学的方案措施明确:怎么搬?

“依托县城、示范小城镇、产业园区和中心村,在尊重群众意愿,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基础上,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能致富”的要求,对50户以下、贫困人口超过50%自然村寨实行整体搬迁,对其它群众有计划实施搬迁,通过易地搬迁实现大约3.3万贫困人口脱贫,力争6万人搬出大山”

219日,在沿河自治县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异地扶贫搬迁任务。

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期限既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战略,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201630个重大民生项目建设,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县长任指挥长,22个乡镇(街道)指挥部由县级领导和乡镇党委书记任双组长,县四大班子领导均有联系点。

同时,出台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督查方案,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相继完善跟踪督查、工程质量、资金申报和拨付等制度。强化部门配套、乡镇实施,由县直部门联合研究制定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乡镇、街道建立干部与搬迁对象户“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机制,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对落实不力、进度滞后、未按期完成任务的,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并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在搬迁补偿上,该县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按照人均25平方米,并结合集镇和县城的总体定

易地扶贫搬迁 沿河着眼源头拔“穷根”

图为准备搬迁入住的中界镇安置房。(文波 摄)

位进行规划设计建房,住房补助和奖励政策规定:涉及整村寨搬迁的群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2万元,非贫困人口人均补助1.2万元;签订旧房拆除协议的,每人奖励1.5万元,统筹用于房屋建设和产业发展。

“如果这家贫困户有6口人,按照我们的建房补助和奖励标准,每人有3.5万,选择160平方的房子,老百姓要得到21万的补助,这样老百姓拎着包入住以后,还可以有5万元发展产业,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老百姓真正得到了一个大红包。”对照该县易地扶贫搬迁补偿标准,县生态移民局局长牛勇替搬迁群众算了一笔细账。

牛勇说,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得看群众对政策的了解程度,这就要求干部必须将相关政策读懂、理解透。对此,该县先后集中举办多次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培训班,通过各级会议、电视、报刊、微信等宣传平台,重点解读中央、省、市、县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与此同时,宣传部门还组织县内文艺人员,创作编排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类节目,到各村寨表演,并在县内公路沿线、集镇村寨悬挂张贴各类政策宣传横幅、标语1800多幅,发放政策手册8万多份,开辟宣传专栏500余期。掌握了政策,群众思想也疏通了,参与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这个政策相当好,我们家只有4口人,又是贫困户,政府可以补助14万,完全可以买一套房,还不用掏一分钱!很划算!”一笔笔账算下来,一直想搬离偏僻的村子又苦于没钱的夹石镇红山村村民吴照宽高兴地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仅2016年,沿河将完成389017885人搬迁任务,目前,该县已完成前期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户识别工作,正在与纳入搬迁群众签订搬迁协议。

一张明晰的部署作战图:搬去哪?

走进沿河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指挥部,最抢眼的莫过于挂于办公室墙上的易地扶贫搬迁作战图。

“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各个安置点的所有情况,比如:面积、投入资金、可安置户数、人数以及工程完成期限,一目了然。”县生态移民局局长牛勇介绍说。

按照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今年初,沿河县结合实际制定了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第一批14个安置点布局作战图,把每个安置点地理位置、搬迁户数、搬迁人数标注在地图上,明确了任务推进时间表、任务单和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挂牌督战、逐一销号。

各安置点结合实际,规划坚持“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协调推进”、“就业与产业相结合”原则,着力提升规划品味、打造建设亮点。

在安置方式上,按照“突破地域限制、突出就业增收、尊重群众意愿”要求,实行搬迁对象多元化选择,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依托县城、集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中心村和政府回购安置房插花安置,或通过进城务工、投亲靠友自行安置,切实提供多元化安置。让久居深山区、石山区的贫困群众搬到集镇或中心村,融入城镇化,提高城镇化率,让他们又能更好地享受就学就医条件。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县共有37648人申请搬迁,有选择迁往贵阳市、铜仁市的,也有选择邻近县和本县城的,但选择靠近集镇和中心村的人居多,有21488人。

“在安置点建房上,我们以“实现群众需求、减轻群众负担、保障群众权益”为出发点,今年拟投资9.8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所有房屋标准设计为两层,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装修,包括广场、文化活动中心、水、电、路、地下管网、绿化、亮化等,房屋按每平方1000元标准实行联户代建,并进行必要的内部装修,移民可按家庭人口数选择户型拎包入住”。该县专职分管易地扶贫搬迁的副县长张金乾告诉记者。

“安置点的房子我非常满意,不但交通方便了,还有玩耍的场地,而且连房子都要给我们装修好,建好后直接就可以住!”在该县夹石镇踩经

易地扶贫搬迁 沿河着眼源头拔“穷根”

图为刚完工的团结街道黄板安置房。(文波 摄)

村安置点,自今年初启动建房以来,村民杜典高每天都要到安置点转悠,看看施工进展情况,据说4个月后就可以搬进新家了,他一脸满意的笑容。

截止目前,该县14个点都在启动建房,预计今年10月底可全面竣工,有望在12月全部实现搬迁入住。

一系列惠民配套政策解决:咋发展?

总投资3500万元的中界镇易地扶贫搬迁点,涉及距离安置点10多公里的大丰村的大坡、中原、谭家坨3个自然寨整寨搬迁,搬迁群众149户,其中贫困户44户。连日来,工人们有的安装地板、有的粉刷墙壁,忙着装修安置点的房屋。将从谭家坨搬迁来的村民田世亮看着日渐装修好的房子,喜上眉梢,将要从大山深处搬到另一个地方新居,对于今后的生活,田世亮早已有了自己的规划和打算。

“因为就住在集镇上,我可以开个餐馆卖早餐,我老婆还可以去附近的药材基地打工,怎么做都比以前种地要强!”

为确保搬迁户“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中界镇千方百计想法增加移民户的收入。

积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在搬迁点就近规划实施以空心李、铁皮石斛、荷花莲藕种植为主导的果药产业,让搬迁户可通过就近务工,参与企业入股分红致富。积极打造以中界精米为主的地方土特产小作坊街,引导和扶持贫困群众从事农产品加工、商品经营、餐饮、运输等二、三产业,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筹资350万元在安置楼楼顶安装太阳能光伏设施,一年可为移民增加30万元收入。

围绕“搬迁后群众如何生活”,沿河除科学选址,将每一个安置点建在集镇商贸中心和产业基地外,还结合中央、省、市相关规定,出台了系列惠民政策,免费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促群众转移就业。

对于自主创业人员,县相关部门制定了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在项目、资金上予以支持,引导和帮助从事种养业、加工业、乡村旅游和商贸运输等,并可享受创业优惠政策,申请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对于新增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搬迁群众的产业化项目,在专项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

在社会兜底保障政策方面,该县规定搬迁群众与安置地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等社会保障待遇,且搬迁前享有的各项惠民政策不变。按照“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易地扶贫搬迁改善的不仅仅是群众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多形式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让他们真正能脱贫,能致富!”县委副书记、县长何支刚说。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