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东风涌潮来

作者:赵广欣
2016-04-26 09:47:52
分享

站在“十二五”和“十三五”的交会点上,吉林石化完成了一次大考。

这个大考,处在中国经济“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下;

这个大考,处在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声中;

这个大考,处在国企改革攻坚战的关键节点上。

2012年亏损69亿元,2013年亏损53亿元,仅这两年吉林石化的亏损就达122亿元。

如何走出巨额亏损的寒冬,度过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步入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新时期?

攻坚鏖战,吉林石化“滚石上山”。

2014年,吉林石化同比减亏13亿元,2015年同比减亏24亿元。

“十三五”的起跑线上,吉林石化再度加力,2016年首季实现“开门红”。今年一季度,吉林石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亿元;实现税金33亿元,同比增长5%;炼化业务实现利润7.7亿元,同比增利11.7亿元,是近10年来历史同期最好。

吉林石化公司总经理孙树祯说:“一季度效益逐月提升,得益于公司内部的精细管理、外部的市场因素,更多的是靠我们实干得来的。”

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的突围中,吉林石化公司脱颖而出,扭亏为盈,走出了一条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的创新发展之路。改革机制,激活企业内动力

让我们先从一张“工效卡”说起——这张“工效卡”令吉林石化检测中心这个连年亏损的企业,迸发出奋斗的激情与活力。

“以往,检测中心‘大锅饭’现象严重。部分员工出工不出力,整天混日子,‘咋干都能得奖金’、‘我的奖金凭啥少’等思想长期存在。”检测中心经理路伟对记者说。

“从2013年开始,我们推出了这张‘工效卡’,就是要解决‘为谁干、谁干了、谁多干’这3个主要问题。”路伟介绍说,“我们将具体考核目标按车间、班组、个人进行层层分解,通过‘工效卡’将员工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员工奖金严格按照工效卡进行兑现。”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工效卡”的深入推行,拉开了员工的分配差距。2015年,检测中心的科级干部之间分配差距达到了4.25倍、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分配差距达到3.11倍、操作人员之间分配差距达到了2.07倍,彻底打破了国有企业“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

小小“工效卡”,带来大活力。检测中心的计量检定站,主动走出去、找市场,今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43.67万元,同比增长205.6%,比去年全年创效金额增加了5.93万元。只有16名员工的技术中心,今年以来,先后开发吉林省建设银行“无人值守”方案、全国水文监测项目后台控制方案、联力工贸公司柴油地付站“一卡通”改造方案等各类技术方案12项,预计整体可实现创效2086万元以上。

一张“工效卡”,体现的是吉林石化以科学分配机制激发正能量,调动企业内生动力与活力的攻坚思路。

2014年初,吉林石化提出了“完善工效挂钩政策和考核体系,切实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薪酬分配指导意见。

“良好的机制是激发改革的动力,虽然推行遇到重重困难,但任何工作,只要利于企业、利于员工,再难也要执行下去。”吉林石化人事处处长马盛红说。

通过薪酬这一杠杆的撬动,253名停产装置富余人员调整分配到其他岗位,在促进奖金分配合理化的同时,实现了人员的优化配置。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增收创效热情高涨。

有奖就有罚,公司12个单位因未完成累计预算进度月奖被扣罚,8个单位因未完成年度利润指标兑现奖被扣罚。

专业机构和部门的设置,也为吉林石化增效、创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5年4月1日,吉化招标中心投入运行,将企业招标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阳光操作是最好的防腐剂。科学招标把合规管理、质量和效益融为一体,即在制度上打造了防火墙,也成为新的创效点。截至2015年末,招标中心累计降采1.85亿元。其中,完成公开招标实现降采1.49亿元,降采率达

22%。

招标中心副主任吕贤明说:“推行公开招标,投标资源多了,有的招标项目有十几家单位竞争,打破了老三家招标的格局,同时降采率也大幅提升。严格的制度和规范的程序让招标工作更规范、更专业,经济效益也更好。”

坚定改革之心,破除思想束缚,劈波斩浪,奋勇前行,吉化向沉疴痼疾开刀,赢得了发展机遇,焕发出盎然生机。

精细管理,内部挖潜出效益

管理出效益,从严管理出大效益,精细化管理出最大效益。

吉林石化公司党委书记邱克对记者说:“公司一季度取得扭亏为盈的业绩,是近3年改革创新,抓精细化管理,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和活力的综合体现。”

精细化管理从对标开始。吉林石化各单位按照龙头指标、短板指标、中间指标开展对标管理,厂长、技术人员拿着行业标准彻底研究节能降耗措施。

炼油厂是吉林石化的龙头,也是影响公司效益的重点生产厂。提高效益,必须拿下炼油综合损失率这一关。

工厂强化岗位监盘、巡检,执行周平稳率分析制度,操作平稳率提高到99.97%。通过技术攻关和流程优化,实现回收硫磺轻烃、废氢及火炬气1500立方米/时,同时,加强原油清罐、油品调合、罐区计量、脱水及收付油等各个环节,使储运损失降至最低。

今年一季度,炼油综合损失率为0.54%,同比降低0.05%;加工损失率为0.40%,同比降低0.03%,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低。

吉林石化炼油厂通过催化装置提高汽油辛烷值、增产丙烯、增产低凝柴油、冬季火炬运行节能、冬季锅炉三台炉运行节能、Ⅱ催化烟机改造等措施,实现挖潜增效0.86亿元。

物资采购公司紧盯市场变化,开展多维度对标及价格成本分析,推进直采和公开招标。仅2016年一季度,采购金额就达54.3亿元,剔除市场因素累计实现降采6022.2万元,指标完成率达33.4%。原油及大宗原燃料紧盯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采购策略,一季度实现优化创效4555.3万元,仅原油一季度就实现优化创效1062万元。

“这不是简单的成本变化,而是管理方式的变化。只有向精细化管理不断迈进,企业才能真正实现以效益为中心的精细化管理运转。”公司生产技术处处长姜日元说。

与节能降耗相比,产品优化是一项更具系统性、更复杂的工程。对于综合性化工企业来说,这必须是一项熟练掌握的技术。

“时间就是效益,在我们这里体现得最明显。计划本就是一个时间概念,我们就是在追着时间要效益。”计划处处长钱惠斌拿着一沓厚厚的周产品分析报告说。现在,他每周都要做一次详细的产品成本、价格分析,努力使高效装置开满开足,限产低效装置,工作做得越细,从产品优化中获得的效益就越多。

今年一季度,吉林石化各高效装置均实现了满负荷运行,动力蒸汽成本持续降低,炼油综合损失率、大乙烯能耗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为历史最好,617项消耗保持历史最好。仅装置消耗稳定降低一项,同比增效就达1亿元。

炼油厂精心组织,优化渣蜡油平衡,完成原油加工量224.3万吨,同比增加8.5万吨,仅此一项就增效6600万元。乙烯厂科学安排裂解炉烧焦时间,全力上提乙烯加工负荷,乙烯产量同比增加10450吨,增效5300万元。ABS、苯乙烯、航煤等高效装置也实现满负荷生产,同比增效7100万元。

对接市场,创新攻关促盈利

2014年10月16日,深夜。

已经熬了两天两夜的吉林石化合成树脂厂生产科科长李国锋还坚守在三凝聚干燥单元5楼现场。

工艺员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李国锋喊道:“李科长,这批粉料杂质数完全控制在了指标之内!”

李国锋连忙跑到脱水机下料口,捧出一把粉料。对,就是这种砂砾的感觉!此时,他那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含着泪花,辛苦没有白费,终于攻下了第三ABS装置凝聚效果不好、粉料杂质居高不下这道难关。

这是合成树脂厂ABS攻关的一次化蛹成蝶。

2013年,随着国内各地ABS项目陆续投料开车,ABS市场趋于饱和,格力、美的等大型品牌家电企业,对ABS原料产品质量的要求愈来愈严,门槛越来越高。当年8月,因为杂质、色差、稳定性等质量问题,吉化的ABS被迫退出国内最大的目标市场——大型白色高端家电市场,给产品品牌形象和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招牌蒙了灰,我们要擦亮它!带着这样的决心,2013年12月,ABS攻关小组成立。他们摩拳擦掌,准备打一场ABS质量翻身仗。

召开现场专题研讨会290次,参与人员5500余人次,解决生产、设备、助剂等问题1100余项,开展实验300余次,调整工艺参数和配方1200余次……合成树脂厂终于打赢了ABS产品质量翻身仗!

现如今,合成树脂厂的ABS与奇美、LG、台化等厂家的同类产品相比,已经没有什么差别,在国内高端白色家电领域站稳了脚跟,美的、海尔等企业大批量使用,产品质量实现用户零投诉——吉化走在了“做中国最好的ABS”的大路上。

2015年,合成树脂厂全年ABS总产量53.66万吨,同比增产12.3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5.2亿元。今年第一季度,生产ABS产品15.52万吨,超预算进度5154吨,比同期增产11354吨;销售收入117984万元,账面利润28067万元,与预算进度比,账面利润增利6708万元。

吉林石化增强引导力,鲜明的效益和质量导向,就是攻坚路上猎猎飘扬的旗帜。

由于国内化工市场持续低迷,使丁苯橡胶产品价格大幅下降。2015年3月1日,有机合成厂丁苯橡胶质量攻坚战正式打响。

原来的成品橡胶经常会有湿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橡胶车间以班组为单位,设立了质量调查员岗位。

“我们制定了湿斑检测专用工具,建立了质量检查体系,实行‘三级检查确认’制,适当提高或降低了干燥箱各区的温度,合理控制胶乳流量和干胶量,使产品湿斑数量从17个下降至5个,成品胶超重率由35%下降至1%以下,切实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橡胶车间技术组成员姜利赢说。

经过半年的质量攻关,丁苯橡胶产品质量达到了同行业先进水平,丁苯橡胶装置也结束了20多个月的连续亏损,在去年9月份实现了盈利。

用服务、用质量赢得用户的信任,在闯市场、找市场中,吉林石化树立了吉化人爱岗敬业、奉献求实的良好形象。

吉林石化将与市场直接对话视为一种机遇,市场导向帮助吉林石化找到了一条扭亏之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