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批“访惠聚”活动中,克州各级工作组坚持问题导向,发挥自身优势,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对症下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自治区纪委监察厅住阿克陶县皮拉勒乡拜什铁热克村工作组针对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的实际,以队为单位,在村与农三师四十一团草湖镇交界处开办农家乐,采取“一个队一个蒙古包”的方式发展第三产业,带动集体经济增长;针对贫困家庭较多、贫困群众致富意愿强烈的实际,工作组主动联系州、兵团等工业园区和用工企业,帮助50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自治区纪委监察厅住阿克陶县皮拉勒乡阿克美其特村工作组结合该村人多地少、群众缺少种植栽培技术的实际,专门邀请新疆农科院专家到村里开展小麦、玉米、棉花种植讲座,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向群众传授核桃、苹果、杏子、葡萄栽培技术,帮助群众树立脱贫致富信心。
自治区总工会住阿图什市阿湖乡阿其克村工作组在组织68名富余劳动力赴鄯善县务工的同时,积极与乡党委和村委会协调,将村里荒废多年的150亩集体土地划分为18块分配给全村9个小队,种植70亩桃树、80亩核桃和2000株防风沙枣苗后分配给贫困户,决定前3年由贫困户参与管理,收入归贫困户,通过“星火式”扶贫促其增收致富。
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住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克孜勒阿根村工作组结合村里经济结构单一、草场退化严重、畜牧业生产效率低、规模小的实际,组织乡村干部前往麦盖提县学习庭院经济、牲畜圈养、饲料加工、家禽饲养技术,帮助村干部开阔视野,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
新疆能源集团住乌恰县黑孜苇乡也克铁热克村工作组遵循苜蓿生长规律,对村里50%的牧草品种进行机械式更换,投入15万元扶持金为合作社购置大型电脑刺绣机、锁边机等配套设备,力促刺绣合作社尽早生产销售。
克州人社局住阿克陶县玉麦乡卡西热格村工作组发挥自身优势,输送5人赴浙江宁波务工,组织9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奔赴浙江慈溪务工,组织150名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工,为群众脱贫致富开辟蹊径。
克州商务局住乌恰县铁列克乡哈拉铁克村工作组通过合作社生产带动家庭式作坊零散制作、集中统一出售的方式,扶持农牧民把民族刺绣工艺品远销到全疆各地和吉尔吉斯斯坦,月产值达到8万元以上,加入到合作社的柯尔克孜族妇女平均每年有1万元以上的收入。
克州质监局住阿克陶县布伦口乡托卡依村工作组对27户85人建档立卡,整合国家、自治区及援疆省市政策、资金、项目支持优势,计划扶持1—3个特色畜牧养殖合作社,通过合作化养殖和代牧的方式帮助牧民增收。同时,紧紧依托当地旅游资源和养殖特色,引导牧民发展旅游餐饮等产业,力争帮助27户85人实现脱贫。
伊尔克什坦口岸园区管委会住乌恰县乌鲁克恰提乡克孜勒库鲁克村工作组投资2.25万元在戈壁河滩开垦平整约50亩淤洪草地;投入资金开挖修整引水渠约4公里,帮助300多户村民解决了近2000亩草地灌溉和约4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为50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阿克陶县委办公室、民政局住慕士塔格社区工作组采取“1+1+1”模式(一支队伍、一种观念、一个平台),通过组建扶贫帮困服务队、设立劳动致富平台,帮助辖区内60名困难群众实现就业。
乌恰县财政局、档案局、科协住黑孜苇乡坎久干村工作组了解到部分村民因病及其它原因导致生活非常困难急需救助的问题后,由工作组全体成员每人捐助200元,设立坎久干村“扶贫助困基金”,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基金指定专人管理,支出对全体村民公开,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