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医药高新区持续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吉林记者站
2016-04-25 14:13:42
分享

今年,通化医药高新区持续推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确立“四个五”发展布局,坚定不移地实施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以“绿色转型”为主线,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同时抢抓向南开放窗口建设的机遇,注重环境建设,扩大辐射面积和产业影响力,争当全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突出投资拉动,强化项目建设。瞄准世界500强、中国100强、大型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招引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医药龙头骨干项目、主导产品。对外引进国内知名药企投资,对内引导本土大型药企入驻、推进现有企业扩能改造,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把实际到位资金当作压倒一切的“第一工程”来抓,实行成果倒逼,确保招引一批、见效一批。投资2540万元进行园区供水、供热、亮化、绿化、排水和规划展示厅维修工程建设,提升园区承载项目能力。全面实施项目审批“全程代办”服务,减轻企业负担,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今年,开工建设投资50亿元的东宝生物医药产业园、30亿元的修正医药科技产业园、20亿元的紫鑫笙愉园人参产业园、12亿元的紫鑫金桂园科技孵化器和10亿元的万通集团正通生物工程等16个重点项目;复工投产投资5亿元的医药电子商务平台、2亿元的长白山林蛙科技产业园和1.5亿元的建新传动环保除尘等7个项目;跟踪推进投资18亿元的天实药业二期和7亿元的“魔方小镇”互联网综合体等10个项目,争取项目早日落地。

坚持量质并举,推动产业升级。把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作为第一抓手,把扩大产业规模作为第一目标,做到速度、规模、质量、效益并重。打造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国家级高新区的政策集成优势,争取国家和省医药产业项目优先在高新区实施。积极扶持和推动医药企业的集团化进程,更好地发挥大企业集团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引导产业集聚。强化医药业与其他健康产业联动,实现医药、物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现有高新技术企业优势,在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上实现突破,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企业扩能改造,通过以奖代补、无息注资、担保贴息、一企一策等方式,帮助主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技改扩能,通过外引内联、挂大靠强等方式,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1-3个龙头产业,打造属地化产业品牌,精心培育一批全国同行业单打冠军、百亿级名优企业、上市公司。加强涉企服务,细化银企对接,强化产需衔接,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资金。加大企业诉求督办力度,保障企业权益。建立有效的人才对接平台,为企业储备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

坚持规划先行,夯实发展基础。按照“策划先导、规划先行、科学发展”的思路,着力做好园区规划和产业规划的修编工作。构建“一区多园”的产业板块,坚持以医药健康产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产业为两翼,以医药健康、高新技术、现代物流和食品加工四个产业园为四轮,实现“一体为主、两翼齐飞、四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定位。抢抓向南开放窗口建设的机遇,规划建设保税出口加工区、物流港、金融中心、总部经济等现代化园区。与周边县区合作,探索建立“飞地经济”产业园,重点是加快与东南沿海发达区域的产业对接,突破空间掣肘,吸纳当地的优势资源有序进入高新区。

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内生动力。充分利用科技部给予“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火炬计划、创新基金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政策资源,主动融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先进的产业发展理念,围绕“医”和“药”,突出专业化、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树立高新区“科技前沿、创业沃土”的品牌形象。搭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推动创业孵化体系建设,引进培育高端人才,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的辐射效应,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全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企业5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5个以上。新建立企业工程研究开发中心1家,新组织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组织申报和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20项以上。

坚持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广“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培育农村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村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以项目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今年,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实现1.54万元,增长10%。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