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市:建立“十种模式”深化拓展“双联行动”

来源: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2016-04-05 11:08:28
分享

建立产业培育拉动模式,破解农民持续增收难题。在调结构、建基地、扩规模、创品牌、拓市场上科学谋划,着力培育壮大贫困村主导产业,切实将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把潜在优势化为现实优势,更好地发挥了产业支撑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市果品面积达348.39万亩、蔬菜面积达120.3万亩、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338.2万头只,实现了“农村人均1亩果、川区户均1棚菜、林缘区户均5头畜、户均输出1.5个务工人员”的目标。

建立基础建设推动模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把改善贫困村基础条件作为突破口,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协调资金,农民群众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全市累计落实各类帮联项目2967项,总投资13亿多元;累计修建农村公路2258公里,建设安全饮水工程287处,新建桥梁274座、文化活动室264处、村公共卫生室146处。全市81.3%的农村人口解决了饮水不安全问题,100%的乡镇通了油路,68.6%的行政村硬化了道路。

建立环境改善驱动模式,着力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聚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新村建设、幸福家庭建设与和谐乡村建设,配套完成了巷道硬化、村庄绿化、道路亮化、文化广场建设以及人畜饮水等多个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彻底改变了居住难、环境差、饮水难、行路难等现实情况,全市21%的村建成了标准化新村,45.5%的农户建起了新居,农村砖混砖木结构住房比例达到71%。

建立公共服务联动模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着力打造联系村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统筹推进党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农产品流通等民生项目建设,为加快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严重滞后这一“短腿”增添了新动力。目前,全市贫困村实现了村民服务中心、卫生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网络基本覆盖,47%的村建成了村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计生室和综治室。

建立教育培训催动模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积极构建培训载体,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全面激发农民创业致富的内动力,使农民思想上有触动、意识上有转变、技能上有提高、创业中有方法,达到长一智、增一能、传一技、富一户、带一村、连一片的效应。三年来,累计培训农民技术员3万余人,间接受益人群达13.6万人。

建立挖掘潜力开动模式,发挥优势强化帮联成效。各帮联单位立足自身实际,挖掘潜力,主攻联系村重点难点,积极引导贫困村发展一些“短、平、快”致富项目,分类在联系村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帮联,确保联系村年年有变化、年年有发展。

建立干群共建互动模式,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各联村单位立足农村现状,准确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反映民意”和“疏导情绪”两手抓,组织推广“枫桥经验”,引导双联干部争当社情民意的“调查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推动了平安社会建设。

建立内引外联传动模式,借助外力加快脱贫步伐。各帮联单位牢固树立扶强主体、增加内力、借助外力、善于接力的帮联理念,充分发挥帮联部门优势、帮联干部联络协调优势和联系村聚才引智优势,把积极牵线搭桥、壮大帮联力量、巧借外力助推发展作为深化双联行动的重要举措,采取多种形式“筑巢引凤”,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建立整体推进促动模式,纵深推进贫困区域发展。按照“产业整流域开发、水土整流域治理、扶贫整流域推进、群众整流域致富”的发展思路,按照点面结合、集中连片的原则,整合资源形成“集聚效应”,调度力量形成“集团效应”,整合资金形成“拳头效应”,使贫困区域的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村容村貌等得到根本性改变。

建立典型引领带动模式,致富思源助力家乡发展。积极动员各社会团体、企业、农村致富能人、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组织、人才、智力、技术、资金等优势,履行社会责任,支援家乡建设,形成了多方联动的引领带动帮联机制。三年来,全市共有76家民营企业、120多名农村致富能人参与双联行动,累计捐资6000多万元,帮助贫困村修桥铺路、拓建产业基地、发展定单农业,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记者 薛朝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