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首次落户民营修复机构

来源: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2016-03-31 09:28:10
分享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首次落户民营修复机构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和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向华全为传习所揭牌

3月30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传习所在成都揭牌,这是国内首个设在民营修复机构的传习所。当日同时举行了传习所拜师仪式。

来自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文化馆、四川大学、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院,上海、重庆、郑州及四川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出席并见证了揭牌和拜师仪式。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和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向华全为传习所揭牌。据张志清介绍,为进一步传承古籍修复技艺,更好地保存保护中华古籍,国家图书馆成立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并在全国设立了包括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传习所在内的16个传习所,有古籍修复师100余人。传习所通过以师带徒的传统方式,有助于更好地传承古籍修复技艺。

张志清表示,“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已列为我国“十三五”期间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之一,古籍修复事业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此次将传习所设在一家民营修复机构,是我国古籍修复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意味着将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古籍修复事业之中。

据向华全介绍,四川是古籍收藏大省,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各类文献典籍超过200万册,其中省图书馆藏书60万册。近年来,四川通过多种形式推动了古籍保护事业发展,全省有236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7个古籍收藏单位成为国家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向华全表示,古籍保护意义重大,希望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以传习所的设立为契机,充分发挥好自身优势和示范作用,在古籍修复工作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首次落户民营修复机构

拜师仪式上,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的12名修复师正式拜杜伟生为师

著名古籍修复大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被聘为该传习所导师,当天的拜师仪式上,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的12名修复师正式拜杜伟生为师。杜伟生说,有别于常规的培训班式教育,传习所采用以师带徒的方式,徒弟不仅要学习古籍修复技术,更要学习师傅的工作习惯,从而能够完整地传承古籍修复技艺。杜伟生已有30余名徒弟,他表示,自己肩上任务很重,但一定全力做好这项工作。

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主任彭德泉从2004年就开始从事古籍修复,从创业初期的5人,发展到现在30余人的团队,基地也从广汉发展到成都。古籍修复是一项枯燥而不赚钱的工作,最初开始这项工作时,彭德泉遭到了家人和朋友的一致反对,但他坚持到了今天。

“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宣言,不外乎就是尽一份良心。祖辈们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珍贵的遗产,不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就那样烂下去。”彭德泉说,希望在古籍修复这件事上,社会上能够少一些“感叹号”,多一些“句号”。“不要只是感叹古籍修复有多么重要,一定要有实际行动。”(记者 李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