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资源 科学谋划 助推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

作者:邹晨莹 来源:多彩贵州网-贵州日报
2016-03-22 11:09:17
分享

中央统战部牵头,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专家顾问组和贵州统一战线积极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激荡扶贫能量,澎湃发展动力——

滔滔江水润乌蒙

大方县九龙山麓,赤水河支流与乌江支流交汇,连通流动的水滋养着田里的作物,年复一年,生生不息。

在辽阔的中国版图上,这样的汇合不计其数,但在这里,在毕节试验区——有一群人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如同那滔滔江水,让乌蒙大地滋润而生动。

上世纪80年代末,各民主党派中央聚集贵州省举办“智力支边工作会议”,提出“选择相应区域开展智力帮扶”。1988年6月9日,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成立。

漫漫28载,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专家顾问组和贵州统一战线,集聚资源,科学谋划,构筑成合力脱贫攻坚助推发展的宏大“水系”。

看今朝,毕节试验区不再生态脆弱、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而拥有青山绿野的大生态、四通八达的大交通、连片开发的大工业、蕴藏丰富的大产业、连通全球的大市场。

看今朝,毕节试验区踏上了崛起之路,盼来了小康曙光,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山地旅游日臻兴旺,高效农业抚弦高唱,城镇跃动新鲜生活,乡村拉开动人图景。

去九龙山山脚看看,老人们在“同心水窖”旁用质朴的方言吟唱《同心颂》:“小水窖,同心建,统一战线来支援,人背马驮看不见,山乡处处涌清泉……”那是他们心中最动人,最简洁,也最深邃的情歌。

乌蒙大地,遍布着这样以“同心”命名的大小工程:大方县“同心助医工程”、黔西县“同心产业园区”、织金县“同心智力工程”……他们的共同点来自于一个美好愿景:同心。

寄托隐隐,意绪昭然,就像一个结——系上它,就能为28年来毕节试验区的发展寻到了重要线索;而同样,解开这个“同心结”,就能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服务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探路中,究竟有过怎样的激荡。

望来路,一代一代领导同志亲赴毕节指导,一批一批得力干部不计个人得失长期挂职蹲点,一届一届班子成员不忘传统交好“接力棒”,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专家顾问组发挥智力优势,跋山涉水考察调研,呕心沥血深入研究,尽心尽力提供咨询,点燃毕节广大干部群众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激情——

“茅草屋只有门没有窗,百姓家既无炕也无床,村里的孩子穿着破衣烂衫,像看星外来客一样看着我们这些坐汽车从外地来的人。”28年前,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总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近时做梦都没有想到,已近天命之年的自己,居然会千里迢迢来到毕节,接手一项崭新的事业。

社会学家费孝通,曾在毕节试验区发展刚刚起步的时候反复叮嘱:“毕节要修路,打开通道。”如今,毕节与省内外的时空距离被彻底改写,航线连接发展的经济命脉,公路影响城市的发展轨迹,铁路更新区域的产业版图,原先偏僻的村镇被注入发展活力,居民的日子越来越舒坦,激活了创业创富新的生机。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原院长钟国跃常年在毕节的田间研究半夏产业的种植。因为忙碌,他回老家的时间屈指可数,很多人却说,他已经是毕节百姓的“家人”。如今,半夏的种植每亩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带来6000多元纯收入。专家们提出发展“两烟”、生态畜牧业、绿色林果业、煤电一体化等特色产业,正成为群众增收新的动力。

忆往昔,数据指标的改变,民生实事的改善,发展项目的落地,巨量复杂的细节,细细掂量,一桩一件、一点一滴都是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专家顾问组把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作为己任,把探索贫困山区科学发展之路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

制定发展规划,开展社会服务,资助贫困学生5000余名,培训各类人才32.9万人次,新改扩建各类学校近200所……从最初单纯提供咨询服务、技术培训,到形成智力支持、政策扶持、招商引资、项目规划、人才培训等一整套帮扶体系,统一战线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参与试验区建设的格局基本形成。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济社会事业,实施“同心”工程项目1495个,协调投资资金850.12亿元……从“以定点扶贫为途径,以智力支持为主线”,到“以建言献策、协调联络为方式,项目推动为载体,”再到“坚持定点扶贫与定向扶贫并重,建言献策与办实事并重,各自行动与形成整体效益并重,”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

毕节市生产总值从23.4亿元增加到1440.17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6元增加到6976元,森林覆盖率从14.94%提高到现在的48%……从资源大区向经济强区转变,从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生态环境优美地区转变,从人口大区向人力资源大区转变,从欠开放地区向全方位开放地区转变,毕节试验区蜕变的步伐声声急、声声悦。

小河欢畅,大河奔涌,汇聚成一条统一战线与贫困山区密切合作、同心同苦、助推发展的“大江”,源源不断,奔腾不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