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明天的太阳——国投伊犁能源关爱大学生员工纪实

来源: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2016-03-16 17:33:00
分享

三月的新疆伊犁,春暖花开,处处皆美景。

315日,来自西安电校的王帅正参加国投伊犁能源公司(以下简称为该公司)发电运行部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课堂上,他一脸认真,笔记本上记满了他想学的知识。

王帅是该公司2016年第一批共14名校园招聘应届毕业实习生中的一员。

据统计,自机组运营以来,该公司共招聘了上百名大学生,他们在各个岗位努力学习、勇于担当、刻苦钻研、敢于实践,已经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

该公司坐落在天山脚下的伊犁河畔,地处城市西端,交通并不很便利。那么,象牙塔里走出的天之骄子是如何在这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地方安心工作?

情牵学子:用心挽留聚人才

伊犁素有“塞外江南”美誉,但在有些人的眼里,这只是个旅游城市而已。相对于内地的生活条件,很多大学毕业生并不是很想来这里工作。虽然该公司这几年招聘来不少大学生,但有的待了没多久因种种原因相继离开,导致公司人员流失不少。

据一个权威网站调查,现下的青年大学生虽然有知识、有理想,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但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敬业精神。特别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就业方式日趋多元化,青年大学生对组织、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依赖性逐渐减弱,使他们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旦有机会就会另谋高就。人才流失是所有企业的“心腹之患”。

中国有句古话叫:“既来之,则安之”。针对大学生显著的时代特点,该公司提出:留人要先留心,树人先树魂。从大学生来的那天起,公司就拿他们当知心朋友,与他们坐在一个板凳上促膝交谈,掌握每一位大学生的思想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从生活上关心,在细节上爱护。朝夕相处的交流,自然拉近了心灵的距离,摸到了大学生们的思想脉搏。

这些大学生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来到遥远的边疆,加之对现实的落差,心里难免有些失衡和没落。很多大学生来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新疆太遥远了、太落后了”!

确实,新疆经济发展不比内地,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该公司告诉他们,公司2×33万千瓦机组,从开工建设到投产发电起,有很多都是内地来的“前辈”,他们扎根新疆、扎根伊犁,他们也是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甚至孩子都没带在身边,他们有的还是你们同乡,他们有着一颗报效祖国边疆的心。正是因为这些“前辈”们的流血流汗,伊犁河畔终于升起一颗“夜明珠”,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公司,在伊犁目前来说是最大的发电机组了。

这个故事让大学生们眼眶有些湿润。他们说这些“前辈”值得他们去尊重、去学习。

为了让这些大学生们有个“家”的氛围,该公司为他们分配了宿舍,配置了电视机、热水器、洗衣机等各种电器,充分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公司就是家”,感受到了身处公司其乐融融的氛围。

下班时间,业余生活非常重要。该公司还建立体育馆、篮球场,买来器械,让这些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娱乐。招聘来的大学生有很多都喜欢打篮球,上班4年多,球技不仅没有荒废,还有很大提高。

该公司大学生大都来自天南海北,在饮食上难免众口难调。为满足他们的口味,公司设立了民、汉两个食堂,在饮食上每天不重样,让他们吃的开心、舒适。

有一位来自内地的大学生陈思远在公司内网发表一篇文章《远方的家》,字里行间流露出4年来,他内心的变化、成长及公司不断地发展壮大。他深深爱上伊犁这片热土,决定扎根伊犁,把她当成自己第二故乡。他说,在这里相处舒心、生活开心、工作安心,感受到难得的青春快乐,哪里我也不去。

谋划职业:建立“导师带徒”机制

大学生来到新单位后,自然非常关心自己以后在这个单位的发展前途和成长。这也是该公司在大学生到来之后常常考虑的一个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帮助大学生迅速转变角色,适应职场要求,该公司制定了“导师带徒”工作培养计划,签订了一对一的《导师带徒协议》,注重“传、帮、带”实效,为大学生分配导师,将带徒任务落实到导师个人,明确了师徒各自的职责与权利,在工作上倾囊相授,有问必答,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开启完美起点。并持续跟进“导师带徒”工作的部署实施情况,时时督促导师与学徒制定具体学习计划并跟踪学习效果。为了随时掌握“导师带徒”成果,公司不定期进行检查,对于他们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疑难点及时记录并全力解决。

初见成效后,该公司还建立一套考评奖惩机制,对所有签订协议的师徒组合进行检查、跟踪、考核和评比,评比出优秀师徒、优秀师傅、优秀徒弟,将考评结果纳入导师带徒考核档案,以增进大学生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该公司的系统工作规划,“导师带徒”工作已逐步迈上正轨,为大学生提供了成长的平台,有力提升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助推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毕业来到新岗位,心里其实很忐忑,公司‘导师带徒’工作让我掌握了工作技能,迅速成长起来。”新进大学生谢生涛表示。而且导师对我特别亲切,就像一家人一样,无论是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难题,都尽全力帮我解决,让我感到很温暖。

为检验大学生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该公司每年都举办技术大比武等技能大赛,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展示自我。在培养和选拔上,不论资排辈,只要是肯吃苦、有本事的大学生员工,不打压、不埋没,公司都给他们创造一个积极上升的空间,培养他们早日成才。

“现场是最好的课堂”。为了锤炼大学生们的实干精神和奉献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该公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互帮互学”、“比干劲比作风比贡献”等项活动,激发了大学生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当然了,如果仅从学历上是很难了解每个人的兴趣、意愿、爱好和专长的。服从工作需要或简单地服从领导安排,很可能会压抑个人意愿和专长。变“相马”为“赛马”,变由领导选人为自荐自选岗位,变个人无条件地服从工作需要为岗位适从个人的需求和专长,让大家干最愿意干的岗位,干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让每个人都能各展所长、各尽所能。所以在岗位的竞聘上,该公司把机会留给所有想竞聘的人,只要你有能力,有才,有技术都可以选择你的岗位。这几年来,通过公开竞争,择优选拔,很多大学生都走向值长、主值、副职等岗位。

领导关怀:营造温馨的港湾

“身在异地尤孤寂,人到中秋更思亲。”每到逢年过节,是这些大学生心里最不好受的时候,想家想亲人。为消除这些家在外地的大学生员工思乡心切,该公司每年春节、中秋佳节等节日,带着慰问品看望这些大学生员工,对他们嘘寒问暖,和他们拉拉家常,减轻他们的思乡之情。

今年的猴年春节,该公司设备检修部电气二班的柴徐飞因工作原因没有回成家。但他很开心。因为公司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大家一起看春晚、一起聊天、一起交流、一起描绘新的一年的工作、生活蓝图……这个春节大家过的很难忘也很有意义,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情感需求成为许多大学生员工的焦点。该公司充分考虑他们的个人问题,主动担当起“红娘”角色,与伊宁市教育局力荐的企业形象好、工作稳定及个人素质高的伊宁市18中等单位共同举办青年联谊活动,在当地寻找优秀的女孩,让这些大学生员工结识“另一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该公司团委还根据大学生的爱好建立QQ群、微信群,互相交流,定期开展拓展、郊游活动,感受大美伊犁得天独厚的景色。

该公司还成立羽毛球、乒乓球、摄影等兴趣活动小组,在每年五一、十一及其它时间节点,开展适应青年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文体活动,大力营造以“理解、尊重、关爱、激励”为主旨的成才软环境,让他们时刻感受国投“大家庭”的温暖。

“心相通,则一通百通”。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活动,实实在在地满足了我们的爱好需求,充分体现了公司的人文关怀,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增进了我们与公司的联系,增强了我们对公司的归属感。大学生员工程凯凯说。

易卜生说过,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就收获什么。青年是企业的未来,公司已经给大学生们搭建了一个非常广阔的舞台,相信他们能够在这个舞台上发挥更大的才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