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陈秀榕提出建议,家庭服务业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在促进就业、拉动消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多措并举推进家庭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发展。
建议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近年来,我国家庭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内在册的家政公司已达55万余家,从业人员1600万人,但仍存在着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服务的标准化、职业化发展缓慢等问题。“找家政服务员难,找合格的家政服务员更难”成为很多家庭的困惑。
为此,陈秀榕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目前,服务业收益和需求持续攀升,起到了经济社会双重稳压器的作用。建议在目前的联席会议制度下,由人社部牵头,进一步明确主管部门的职能责任,避免职责交叉、多头管理、资源浪费和管理缺位。
2.尽快启动家政法律法规立法程序。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政府、非政府组织、家政企业、雇主和家政服务员的法律地位和责任义务。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行业准入、劳动管理、社会保障、市场规范等内容进行法律界定。研究推动《劳动法》在家庭服务劳动关系中的落实。
3.增强扶持政策的多元性和延续性。对员工制企业提供培训经费、社保补贴、财税金融等多方面政策扶持,引导家政企业职业化、规范化发展。
4.支持公益性家政机构发展。建议发改、财政等政府部门从解决民生大事出发,确定专项经费,扶持一批规模大、品牌优、公益化的家政服务龙头企业,聚集优惠政策和政府资源,以公益性家政机构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带动其它家政企业规范发展,使公益性家政机构在平抑市场价格、增加市场供给、规范服务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5.着力提升家政服务员职业化水平。建议将家政培训列入“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着力解决家政服务员职业素质偏低的问题,重点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责任、职业知识的培训。民政、人社、商务等部门在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资金、就业专项资金、一般性服务业发展资金中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家政培训。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支持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家政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逐步建立完善家政服务员持证上岗制度、个人征信制度、技能等级与报酬等级配套制度,拓宽家政服务员职业发展通道。(记者 胡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