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寨沙侗族的鼓楼哲学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2016-03-07 14:15:20
分享

铜仁:寨沙侗族的鼓楼哲学

中国日报2016年3月7日22版刊发深度报道《铜仁:寨沙侗族的鼓楼哲学》

铜仁:寨沙侗族的鼓楼哲学

江口县寨沙侗寨的村民每天都会聚集在鼓楼所在的广场上唱歌、跳舞

每年的除夕夜,生活在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寨沙侗寨的杨元菊都会和她的家人一起到那个屹立在村寨中心的19层高的侗族鼓楼上祭祖,这是当地自古传承下来的风俗。

鼓楼是侗族特有的建筑,是侗寨的象征,它通体全是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鼓楼是侗寨老年人教歌、青年人唱歌、幼年人学歌、民间老艺人传歌编侗戏的集中场所。

鼓楼自古就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因为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没有人知道第一座鼓楼是什么时候建造的。但是根据侗族人的口口相传的历史,有侗族人的地方就有鼓楼。

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抵御外来官兵骚扰,均击鼓以号召群众。随着时代变迁,它逐渐成为侗族大歌演唱和传承的重要场所。

鼓楼一般高20多米,整个建筑没有图纸,数百上千根梁、枋、柱的尺寸全凭能工巧匠的心中计算,建鼓楼的材料均由各村寨群众自发捐献。

杨元菊和她的丈夫在贵州省著名风景名胜区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经营着一家名为 “侗家驿站”的农家乐。

今年42岁的杨元菊告诉记者,他们村寨有76户人家,每天都会有大量村民聚集在鼓楼所在的广场上唱歌、跳舞。

日前,《纽约时报》公布了2016年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即“必到旅游胜地推荐”),贵州因为“原生态的中国山区村寨,尚未经过大规模旅游开发。”成功入选该榜单。

杨元菊回忆到,曾经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我们这吃饭,可是他不会用筷子,因为店里没有刀叉,她只好拆开一盒方便面,拿里面附带的塑料叉子给这位外国游客使用。

光顾杨元菊的农家乐的大部分客人都是冲着当地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去的。

梵净山位于中国贵州铜仁市的印江自治县、江口县、松桃自治县交界处,为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494米。原始生态保存完好,1982年被联合国列为一级世界生态保护区。

梵净山拥有黔金丝猴和珙桐等很多珍稀物种,同时,它也是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齐名的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

“每年春节,当地的寺庙都会举办祈福活动。”铜仁市委书记夏庆丰表示,梵净山有它自己独特的文化,他们将充分利用好这种文化,并结合当地特色自然资源更好地发展旅游业。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是很幸运的,他们能享受这么好的自然环境,得益于前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尊重。

这或许正体现了侗寨鼓楼所蕴含的哲学意味。(记者 杨洁 杨军)

英文原文见中国日报2016年3月7日22版

英文链接

http://www.eguizhou.gov.cn/2016-03/07/content_23765567.htm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