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 非遗保护留住美丽乡愁

作者:彭芳蓉 来源:贵州日报
2016-03-06 07:50:09
分享

原标题:贵州 非遗保护留住美丽乡愁

贵州 非遗保护留住美丽乡愁

榕江县晚寨侗寨挖掘发展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去年旅游人数达一万人左右。 彭泽良 摄(贵景网 发)

春节期间,西江千户苗寨可谓热闹非凡,来自全国乃至海外的游客络绎不绝,体验了一把独特的苗家新年。拦门酒、酸汤鱼、老腊肉等传统美食牢牢抓住游客的味蕾,苗岭飞歌、芦笙舞、吊脚楼、蜡染、银饰……备受保护的文化遗产深深牵动着游客的目光。

近年来,贵州作为“山地公园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生活方式生存智慧中,美丽乡愁吸引了各方游客,绿水青山给当地百姓带来了金山银山。

贵州人历来注重生态,生态文明的建设并不仅限于自然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其内核还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作为构建生态文明的主体,应遵循自古以来对自然的天生敬畏。在此基础上,贵州人将极具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活方式、生存智慧等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视野中。

贵州的生态之美,不仅在于拥有“蓝天”“碧水”“绿地”,也在于拥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这块“招牌”。早在2012年,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就获批设立,成为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试验区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黔东南文化及其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包括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互相依存,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

2015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揭开面纱,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收藏、利用、展示、科普、教育、培训、交流、传播、文化娱乐和休闲体验于一体,通过展陈展演和互动体验的方式,辅之以动漫和视频等现代传播手段的博览馆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目光,来自四川、云南、广西、湖南、天津、安徽等地的非遗专家、学者前来观摩,据介绍,如此规模的非遗博览馆在全国也屈指可数。

除了设立保护区等方式对文化生态进行保护,贵州还通过立法、抢救、生产性保护等多种手段对文化传承展开保护措施。今年即将启动的传统工艺培训计划就是从生产性保护的角度切入,有计划的针对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核心技艺进行传承和培育,使之得以源远流长。(彭芳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