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改居”让昆明官渡季官社区居民过上小康生活

来源: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2016-03-04 12:45:16
分享

‘村改居’初期,我们季官社区卫生脏乱、道路狭窄、土坯房屋占到了80%,居民居住条件十分恶劣,是相对落后的‘城中村’。如今,社区居民每户有三套回迁安置房,一套约150平米的大户型,和两套约75平米并相连的小户型,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据季官社区党总支书记陈雁介绍,自2009年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在季官社区实行“云秀小巷”改造项目以来,季官社区不断探索与发展,居民群众完成了从农村到城市、从村民到居民的蜕变,如今已成为昆明城镇化的幸福样板。

2012年,按照昆明市委、市政府积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工作要求,官渡区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以季官社区云秀小巷,樱花语为试点,共计448户,1560人一次性全部实现“农转城”。该区在全省首创“云秀小巷”改造模式,大胆推行“自主开发、自主管理、先建后拆、分片改造”的改造模式,并同步实施农村金融经济股份制改革。

八天时间创造拆迁“奇迹”

2009年,官渡区在贯彻落实昆明市委、市政府滇池环湖区域“四退三还一护”生态建设工作部署,解决被征地拆迁群众居住就业问题上,经过走访调研,决定在季官社区实施村改居,以“三重三置换三区联动”建设为路径,采用拆村并点、土地置换、自主开发、先建后拆的方式就近实施老村改造。

据陈雁介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社区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党员、户主通报施工建设情况;请村民代表、党员、户主参观施工现场,接受群众监督,为整个工程制定了良性、健康的建设基础,

20106月,回迁安置房主体工程完工,随后老村342户在8天内完成拆迁。2010年底,1938个单元,14万平方米的居民楼院全面竣工,回迁安置房以每户三套,一套约150平米的大户型,和两套约75平米并相连的小户型,共计300㎡并按抽签情况进行分配,居民全部入住。

“失地不失业”居民收入倍增

居民住进了新房,却没了耕种的土地,如何让昔日村民在城里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为了保证居民“失地不失业”,社区采取了多种措施,保证居民收入。

据了解,云秀小巷在完成“迁村并点”项目建设开发后,积极探索“1+3”模式,把小组的资产股份制改造,成立了投资公司,在预留用地上自主规划建设集商业购物广场、酒店、餐饮、商务写字楼为一体,面积约7万平方米的商业街区,可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陈雁介绍,目前季官社区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000多万余元,昔日为生计四处奔波的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年终还能领到数目可观红利,真正享受到都市的美好生活。

社会保障完善众享社区福利

居委会领导将“有难官担,有福民享”作为村训,处处为群众谋利益。为了保障居民权益,云秀小巷全体居民购买了养老、医疗等保险,形成多元化保障。此外,凡家中有80岁以上老人的,每年每户补助3000元,有90岁以上老人的,每年每户补助5000元,老人去世,小组还有丧葬补助600元;在教育方面,每考上一名全日制大学本科生,小组奖励10000元。

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还成立了老年文艺组、文化活动室,健身娱乐场所、农家书屋等,使得居民文化体育娱乐生活十分丰富。

据了解,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减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化管理服务,昆明市官渡区积极探索“农转城”工作方式方法,着力构建健全社会发展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公共服务和基础民主权利保障体系,推动城乡共享发展红利。

截止目前,官渡区共完成”农转城“人口16.35万人(就地“农转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已到达100%,城乡融合度明显提高,已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框架基本形成。(记者 李映青 李昕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