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研究恐龙化石的美国高中生Jacob
2015年8月中旬,自贡恐龙博物馆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实习生——美国高中生Jacob。立志成为恐龙专家的Jacob曾给万一馆长写信表示想去博物馆实习,热爱博物馆教育的万一当即为他安排了为期三周的实习。
在馆内专家的指导下,Jacob学习了地质古生物学基础知识,参与了恐龙化石的修理、模型制作、组装、科普讲解和野外化石点考察等工作,撰写了一篇恐龙化石记述和对比的短文,熟悉了恐龙各部位骨骼的名称和功能,初步掌握了古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实习结束后,他的母亲专门来信告诉馆长,这次实习将是一个改变Jacob人生的体验。
“我认为博物馆教育是一件伟大的事儿。对很多公众来说,恐龙化石不过是一堆冰冷冷的石头,我要想办法让他们变得鲜活起来。希望自贡恐龙博物馆可以成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我想用有趣、通俗的方式传递知识,同时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这位中文系出身的馆长日前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分享了他自己的博物馆教育理念。
“博物馆知识传播的主体对象是青少年和儿童,而这一群体的天性,就是喜欢动手直接体验。目前,我们建立了《青少年体验活动项目库》,为学校提供6大类30余项免费教育体验项目,其中触摸化石、恐龙拓片、与恐龙赛跑、模拟发掘、恐龙装架、闯关侏罗纪、AR体感游戏等,都深受孩子们喜爱。”自贡恐龙博物馆科教部主任徐娟说。
主题活动让博物馆更生动有趣
万一馆长陪同摩尔多瓦前总统参观恐龙画展
“恐龙晚上会打鼾吗?”“恐龙起夜的时候,会不会一不小心踩到帐篷?”这是报名参加“恐龙博物馆不眠夜”的小朋友的问题,万一馆长当时在微博里幽默回应说:“别担心帐篷被踩,我们家恐龙都经过100年调教了。”
电影《博物馆奇妙夜》的热播之际,自贡的恐龙博物馆也于2015年8月发起了这样的夜游活动。当时18个家庭搭起帐篷挨着亿万年前的恐龙化石,度过了一个自贡版的“博物馆奇妙夜”。夜宿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家庭还参加了馆方为他们设计的科普讲座、趣味问答、园区寻宝、DIY恐龙、驯龙高手等活动,感受了博物馆“奇妙”的一夜。
据万一介绍,每年的“植树节”、“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技活动周”、“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等,自贡恐龙博物馆都会推出一批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科普社教活动,如“亲子活动日”、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绘画比赛、知识竞赛、手工竞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传播知识,同时也传播了博物馆文化,让博物馆在社会大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心中变得更加可亲、有趣。
个性化解说让恐龙接地气
正在讲解的“小小解说员”
据博物馆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毅介绍,为了更好地给观众解说恐龙,解说员们会根据观众的需求做到因人施讲。曾经担任博物馆英文讲解的李毅告诉记者:“要记住所有这些恐龙的英文专业词汇比较困难,尽管大家随时都在充电,但还是常常遇到国外来的恐龙专家问一些非常专业的问题,每到这时我们会尽力解答,解答不了的就请我们研究中心的专家来为他们进行解答。”
“我们也会根据观众的年龄做不同的讲解。博物馆常常吸引很多对恐龙感兴趣的小朋友,如果告诉他们一些太专业的知识可能会让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我们会调整介绍的内容,还会在解说过程中问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对恐龙产生兴趣。”李毅说。
据了解,每年的寒暑假都会有一批“小小解说员”为大家介绍恐龙的各种知识,这些“小小解说员们”在通过科普讲座、分班试讲、普通话及讲解接待礼仪等多方面的培训后,能向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他们专业、认真的态度丝毫不逊色于专业的讲解员。
对外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
澳洲博物馆一行考察自贡恐龙博物馆藏品库房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美国国立恐龙公园、加拿大恐龙公园并称为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被誉为“东方龙宫”,并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价为“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据该馆侏罗纪地层与古生物研究中心主任叶勇研究员介绍,因为自贡恐龙的发现填补了侏罗纪中期恐龙化石的一段空白,博物馆常常会有很多来“朝圣”的学者专家,同时自贡恐龙也在不断走出国门。
据万一介绍,自1989年首次走出国门,自贡恐龙先后赴日本、韩国、美国、丹麦、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地区)的30多座城市巡回展出,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同时还应邀在北京、上海等国内近百座大、中城市展出。这些流动外展让自贡恐龙行走于世界,传播文化,搭建桥梁,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侏罗纪使者。
万一表示,所有的博物馆都可以依据不同的资源设计不同的教育活动,但目标只有一个:让博物馆为人们开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人们可以自在地收获知识与欢乐、爱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