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 新路径 新发展——吉林省创新思维加快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来源:吉林日报
2016-03-03 09:55:25
分享

经济增速放缓,深层矛盾凸显,面对内外交织的困局,吉林老工业基地如何“走出一条发展新路”?

转换新思维,拓展新路径,厚植新优势,培育新动能,吉林围绕“新”做文章,突出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

2015年,吉林经济增速位居东北三省首位。白山松水间,变革潮起,创新风涌。

创新思维扛起老工业基地再振兴使命

214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吉林召开8000人参加的服务业发展大会,打响了今年的第二个攻坚战。马不停蹄进入工作节奏,既看到了服务业“短板”,更有加快新一轮振兴的紧迫感。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和老工业基地深层次矛盾暴露。最早进入、最晚退出计划经济体制,观念、制度等强大惯性使得吉林在转型升级中步履沉重。

以工业结构为例,汽车、石化、冶金等占比近70%;农产品原字号、初字号多,给别人做嫁衣多,自己的知名品牌少;服务业发展滞后,集聚能力较弱、人才支撑能力不足……

症结在哪?怎么发展?中央领导同志在吉林考察时指明了方向: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寻求新突破,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集聚新动能,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中取得新进展,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这让吉林各级干部清醒地认清了振兴发展的关键抓手:“新”字当头,“变”中求进。

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不止在一个场合强调:不能一说起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包袱,要转换思维辩证认识。

依托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沿边近海、生态资源和科技人文等“五大优势”,吉林提出加快“五大发展”,聚合、释放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以优势支撑振兴发展。

发挥传统优势的同时,也要厚植新优势。针对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交织、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并存的现状,吉林提出“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做强传统优势产业、促进“老树发新芽”;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为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培土施肥”。

吉林还在区域发展上创新思维,将全省划分为西部生态经济区,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三个特色鲜明的发展区域,布下“棋局”。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为“势”,借势而生的产业为“眼”,创新理念深入为“策”,各展特色,板块协同。

拓展路径吉林振兴路上“新”出发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

——农业不能只停留在耕地上,也可以“上山下海”,引导农民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豆米牌”。

新思维引领新发展,新理念探索新路径。吉林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等,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拓展新路径,培育新动能。

针对产业结构偏重化工型、偏资源型、偏传统型的短板,吉林在巩固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老三样”的同时,积极培育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旅游“新四样”,实施支柱产业振兴、优势产业发展等四大工程,着力形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多业支撑”格局。

去年,吉林围绕冰雪、民俗等特色资源全方位开发旅游产品,“白雪换白银”收效明显。旅游总收入2315.17亿元,同比增长25.36%。在汽车、石化等传统行业增长乏力之际,旅游正在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吉林把创新驱动贯穿结构调整始终,加强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建设,构建“政产学研用金介”七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下好创新先手棋。去年10月,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发射成功,未来将广泛应用于遥感测绘等领域,形成老工业基地又一个经济增长新引擎。

位于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方阵,吉林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发展规模效益型现代化大农业。针对“好米卖不上好价”的现象,吉林实施“健康米”工程,投入3000多万元打造“吉林大米”名片。去年吉林中高端大米平均销售价提高17%,带动普通大米价格每斤上涨0.3元,农民增收30多亿元。

在绿色转型的创新发展理念下,东部林区的林下经济、特产经济火热。长白山森工集团开展苗木培育、森林旅游等项目,变砍树为看树,职工收入稳步增长。西部河湖联通等工程让昔日的盐碱滩变成米粮川,粮食产量几年间增长一倍,成为我国新的粮食增长极。

吉林把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治本之策,简政放权、扩权强县。省级行政审批项目从2013年的592项减少到目前的193项,省级非行政许可项目彻底退出审批。梅河口作为扩权强县改革试点,新增近400个地级市行政审批项目权限,大大改善了发展环境。

创新发展 书写东北振兴的“吉林答卷”

去年,尽管吉林经济发展增速在全国排位靠后,但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全省GDP分别增长5.8%、6.1%、6.3%、6.5%,勾勒出一条向上的曲线。

同时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以发展动能为例,传统产业增速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提高;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提高;国有经济比重下降,民营经济比重提高。

各项经济数据“面子”亮眼,民生发展的“里子”也实实在在。脱贫攻坚是民生工作的硬骨头,今年“元旦”后上班第一天,省委书记、省长分别带队到东西两个集中连片贫困区包村指导,1万多名干部也陆续走进全省1500多个贫困村,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思想产生最深刻的改变,行动发挥最有力的作用。吉林在新起点上的新一轮发展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向东,由珲春入海,联通东北亚各国;向南,自丹东对接,融入环渤海经济带。目前,珲春经朝鲜罗津港到上海的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珲春经俄罗斯扎鲁比诺港到韩国釜山的铁海联运航线已经常态化运行,珲春与俄罗斯马哈林诺的铁路通道打开后,货运量不断增加,品种越来越丰富。

——拉长新兴战略性产业链条,让老树持续发新芽。围绕“吉林一号”卫星,向遥感信息产业上下游拓展,国土资源监测、土地测绘、矿产资源开发、智慧城市建设等产业前景广阔。一批创客空间、创客园区快速兴起。位于长春的北湖科技园短时间内吸引了众多科技创新企业入驻,数家企业登陆新三板。

——推进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深度融合,补齐服务业短板。吉林省立足农业资源、工业基础优势,加快构建以生产流通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的农村服务业体系,同时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新动力。

——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发展注入活力。去年年末,吉林省决定在9县(市)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激发内生动力。珲春、农安、集安等多个特色鲜明的县市被列入扩权强县名单,他们铆足劲气,经济增速快速上扬。

前不久,国务院同意设立长春新区,批复原则同意《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吉林新一轮振兴又迎来历史机遇。地下管廊、海绵城市……一批试点项目走在全国前列,遥感信息产业、通用航空等千亿级产业正在形成,这又为吉林增添了发展后劲。

新思维、新路径、新气象,振兴路上再出发,全面发展正当时。吉林省领导干部们认为,吉林正处在转型的爬坡期,又站在发展的黄金期,用创新思维引领新一轮发展,一定会趟出一条东北振兴的“吉林之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