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平均销价提高7%、带动农民增收14亿元……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困难局面,“吉林大米”品牌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让吉林人民亲眼见证了品牌力量带来的喜人蜕变。
“吉林大米”的唇齿流香、东丰农民画的活灵活现、查干湖冬捕的壮观神圣、长白山风光的秀美怡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吉林品牌”在全国舞台上闪耀,老工业基地正以一种令人惊艳又惊叹的崭新面貌示人。
初探当梦想照进现实
近年来,吉林省意识到打造品牌的重要性,立足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品牌,初显成效。
曾经,人们只知道吉林大米好吃,却很难举出几个知名的品牌。吉林作为我国传统的商品粮基地省份,120亿斤左右的吉林大米被其他大米品牌所掩盖,甚至成为其他品牌的原粮采购基地。“好吃卖不出好价,好米创不出好牌”困扰着这个农业大省。坚守梦想再出发。吉林重新认识稻米资源禀赋,实施“健康米”工程,树立品牌化、精品化的生产理念,打出“品牌做响、品质做优、企业做强、效益做大”大旗,全力推进大米品牌建设。我省通过完善生产经营体系、整合大米品牌、加强宣传推介等措施,使吉林大米在国内的市场覆盖率不断扩大,档次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吉林大米走出了一条突围崛起之路。吉林在品牌塑造上的努力也同样表现在其他领域。作为冰雪大省,我省着力打造“冬季,到吉林来玩雪”这一品牌,为游客提供观雪、滑雪、漂流、冬捕、赏雾凇、泡温泉,体验浓郁的关东风情一站式旅游体验,受到广大国内外游客的欢迎和认可……品牌建设提振了吉林发展的信心。
思考让资源不再沉寂
“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不断追求,燕麦成为越来越多国人喜爱的食品。然而人们在各大超市的货架上看到的是各种各样进口的燕麦食品,却看不到我们白城地产的优质燕麦,我感到很遗憾。”任长忠代表对记者说。任长忠代表是我国燕麦荞麦体系的首席科学家,他领衔的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在燕麦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然而技术优势并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由于我们的品牌不响,消费者不认可,因此没有企业愿意做燕麦的相关产品,这块市场一直没有做起来。”任长忠代表说,不仅仅是燕麦,吉林省的好资源太多了,单从农业方面讲,东部的人参,中部的玉米、水稻,西部的杂粮杂豆,都是我省的亮点,可以深入挖掘做文章。
品牌蕴含着深厚的力量。法国的箱包、日本的马桶盖、新西兰的奶粉,受到多少国人的疯狂追捧。相信不少去韩国旅游的人都有“吃泡菜、喝参鸡汤、买高丽参和化妆品”的一站式观光的经历。韩国注重品牌文化的打造,让每一位外国游客亲身感受到韩国传统特色的同时,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品牌消费已经成为当今最重要、最暴利的消费形式,品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起到路标和导购的作用,它引领人们的消费趋势,指导人们的消费行为。”雷献禾委员说。
起航用特色铸就品牌
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我省目前仍面临着能够在全国叫响的品牌不多、品牌价值挖掘不够等问题。怎样将更多的吉林特色打造成知名品牌?这是代表们颇为关心的话题。
曲江代表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树立品牌最重要的是拿出有质量、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并且通过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附加值。任长忠代表建议,一个品牌的打造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实现。产品要在保证“吉林质量”的基础上,善于讲“吉林故事”,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例如,长白山天池之所以广为天下人知晓,不是单纯靠几个旅游景点和项目实现的,更和它千百年来流传的绚丽多彩的故事息息相关。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的不仅仅是旅游产品,而是感悟其中深藏的文化底蕴。
光打出品牌还不够。任长忠代表说,品牌影响力做出来了,也要提升产业影响力及将产业链转化为价值链的能力。比如吉林人参家喻户晓,但是没有转化为良好的经济效益。这还需要政府与企业合力,共同破解难题。
寒冬已至春未远,吉林的品牌创建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