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农场已实现畜牧业半自动化养殖。记者邵国良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健康、多样的高品质食品需求蕴藏着巨大增长空间。在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面对“天花板”与“地板”的双重挤压,作为农业大省,该如何“调结构转方式”,构建龙江经济发展新优势?
龙江畜牧业的2015,对这些问题做出了满意的回答。
作为绿色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畜牧业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产业,驱动上下游的种植业、食品加工业、相关加工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构建起龙江经济发展新优势。
畜牧产业的发展,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畜牧产业的发展,有效地承接了粮食加工、转化和升值的重任,并离土不离乡的安置了土地规模化后流转出来的富余劳动力,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构建龙江经济发展新优势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
2015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226.73万吨,实现平稳发展;奶产量达到570.48万吨,同比增长2.50%;禽蛋产量达到99.92万吨,同比增长1.79%。全省每年过腹转化粮食250亿斤,占全省粮食产量的1/5,实现过腹增值62.5亿元。发展畜牧业,全省离土不离乡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240万人。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年牧业收入已超千元,望奎、巴彦、北林等近20个牧业大县(市)的人均年牧业收入超过了2000元。
畜牧产业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双城、肇东、杜蒙、安达、巴彦等牧业大县畜产品加工业的收入占县财政收入的1/3以上。2014年,双城乳制品生产企业实现税收4.3亿元,占地方财政税收的21%;克东实现税收3.6亿元,占地方财政税收的50%。
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彰显龙江畜牧业的强劲实力。目前,全省规模以上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近300家,其中乳品加工企业64家,占全国的1/10,年加工鲜奶能力达到1004万吨,全国排名前10位的乳品企业在黑龙江省投资建厂的有7家。肉牛屠宰企业45家,年加工能力172万头;生猪屠宰企业63家,年加工能力3646万头。雀巢、伊利、蒙牛、双汇、正邦、大北农、元盛、嘉一香等国内外企业纷纷到黑龙江省投资建厂、扩大产能。飞鹤、大庄园、完达山、红星乳业、宾西牛业等一批本土企业也迅速崛起,在国内外打出一定的知名度。正邦、大北农集团分别在黑龙江省投资建设60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项目覆盖种猪和商品猪生产、饲料加工、屠宰加工等环节,产、加、销一体化程度较高,有力地提高了黑龙江省畜牧业整体的产业化水平。(记者 黄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