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激情跨越阔步前行

来源:中国吉林网
2016-01-18 11:16:28
分享

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激情跨越阔步前行

回望“十二五”,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最大的亮点就是提前两年发展成为我省第四大支柱产业,使我省支柱产业由“三足鼎立”变成“四柱并举”。

5年,我省医药健康产业激情跨越、阔步前行,连年跨上新台阶——

2011年到2014年,全省医药健康产业经济规模先后迈上1000亿、1500亿、2000亿元和3000亿元4个台阶,连年持续保持着30%以上的增速,年均增幅37%,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201519月,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健康工业实现产值1443.6亿元,同比增长14.1%,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稳增长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作为我省支柱产业之一的医药健康产业异军突起,保持着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5年,我省医药健康产业步伐坚实、足音铿锵,全省医药工业总量一直居全国第5位,中药产业优势尤为突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0余年居全国首位。在中国医药健康产业的版图上,“吉药现象”已悄然隆起。

5年,我省医药健康产业增速连年位居全省各重点监测行业之首,成为我省发展态势最好的产业。

良好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核心提示】医药健康产业已然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比预定目标提前了两年。

201311月,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做出了到2017年将医药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新支柱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随后,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医药健康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17年,把医药健康产业打造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

随着我省上下合力攻坚,2014年全省医药健康产业经济规模达到3230.3亿元,全省医药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850亿元,占全省GDP6.16%。其中,规模以上医药健康工业实现增加值502.3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7.7%。按照产业增加值占GDP5%以上即可认定为支柱产业的测算依据,医药健康产业已发展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我省提前两年实现了这个宏伟目标。

【亮点】医药健康产业是我省优势产业,也是“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我省的医药健康产业打牢了根基,拥有了雄厚的产业基础,更有着敢于亮出“支柱产业”招牌的发展底气。

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省委、省政府强力推动我省医药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强化产业推进体制和工作体系构建,突出体制机制创新,为医药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项又一项医药健康产业新政破浪前行,一件又一件医药健康产业实事落地生根——

2011年,我省出台了《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3年,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将医药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新支柱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2014年,我省出台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医药健康支柱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5年,省里印发了《关于认定全省医药健康产业重点扶持的40户创新主导型企业及重点培育的100项重大产业化项目和100个大品种的通知》……一系列举措,在资金、政策、服务、管理等方面给予我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有力支持。

有效的联动机制,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动,增强了我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动力,使我省医药健康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增速位居全省各重点监测行业之首。

【镜头】建设“重组人胰岛素及制剂”项目,通化东宝成为能与美国礼来、丹麦诺和诺德两家国外企业竞争和抗衡的国内唯一。项目得到了“双十工程”的资金支持,投入科技经费2000万元,带动企业投入6.12亿元,实现年产重组人胰岛素冻干粉3000kg和制剂7000万支的生产能力,2014年实现销售产值10.35亿元。

目前,修正、敖东、东宝、施慧达、茂祥、万通等均成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的医药企业,2014年,这些企业的133个品种,实现销售产值231.7亿元,是2009年的2.77倍,成为拉动我省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前行

【核心提示】医药健康产业腾飞的巨大动力是科技创新。

我省医药健康产业5年来取得辉煌成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依靠创新驱动。从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到药品生产,再到产品使用和已上市品种的二次开发,全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

【亮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新药研发为主导,以大品种二次开发为重点,不断推动产业升级……一系列举措增强了医药健康产业的整体实力。科技创新,已成为做大我省医药健康产业“蛋糕”的必由之路。

创新驱动离不开资金投入。我省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另一方面深入“挖”钱,盘活存量。一笔笔“真金白银”的科技投入,让一项项重大科技项目顺利实施,也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了我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元气”。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十二五”以来,共投入医药健康领域省及国家科技经费11.97亿元,充分发挥了科技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其中,省级科技经费投入8.37亿元,占科技投入的1/4以上,是“十一五”科技经费投入的3.86倍。“十二五”以来,我省医药领域“重组人胰岛素的品种技术改造”等69个项目获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争取经费3.6亿元。

——推进医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科技经费2.86亿元,带动企业投入38.7亿元,支持了153个品种开展二次开发,积极引导企业优化产品剂型、提升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双十工程”项目向医药健康领域倾斜,并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双十工程”累计支持医药健康领域项目49项,占全部“双十工程”项目的30.6%。投入科技经费3.5亿元,带动企业投入35.8亿元。49个项目2014年共实现销售产值86.9亿元。

——推进化学制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十二五”累计投入化学药科技经费1.1亿元,是“十一五”投入的5倍。2014年规模以上化学药工业实现产值199.5亿元,是201083.1亿元的2.4倍。

【镜头】作为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人参产区,我省人参产量占到全球70%以上,这一资源优势正在变成产业优势。我省大力推进人参等中药材大品种开发,截至2014年底,共投入科技经费1.87亿元,累计取得人参研究成果近100项,开发出创新药物和精深加工产品130余个。

不仅仅是人参,我省鹿茸、刺五加、关龙胆、北细辛、林蛙油等药材道地性突出,质量优良,产量居全国之首,“吉林中药材”声名远播,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国家队”

【核心提示】国家级医药高新区、国家级医药产业集聚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医药产业示范基地……一块块国家级“金字招牌”昭示着我省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辉煌前景。

【亮点】全国争雄,做强医药健康产业,我省从提高医药健康产业的全国竞争力出发,打造有实力的“国家队”,构建起了以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和长春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基地“一区一基地”为双核心,以梅河口等6个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园区(基地)及通化县等12个省级中药产业基地县为补充的全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格局,让支撑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骨架”坚实起来、“立体”起来、“丰满”起来。

201312月,通化医药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是继江苏泰州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医药高新区。

2014年,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先后被国家认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医药产业集聚区、新型工业化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和医药产业集群品牌培育试点。

20148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制药物孵化(吉林)基地”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

我省加快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让医药健康产业整体活力日益“释放”出来。认定了长春高新、通化、辽源、白山、梅河口、敦化等6个医药健康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累计投入特色产业基地专项科技经费1450万元,支持项目25个。6个基地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174亿元,占全省医药健康工业销售收入总量的69.6%,形成了区域特色产业集群。认定了通化县、抚松县等12个省级中药科技产业基地县,累计投入科技经费1.7亿元,积极引导园区、基地产业集聚、结构优化与升级,12个基地县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比重由2009年的40%左右上升到2014年的50%左右。

加快推进医药健康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投入科技经费6800万元,医药健康领域分别组建了吉林省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生物制药、中药材精深加工和通化药业8个省级中试中心。

【镜头】长春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疫苗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基因药物生产基地,甲肝减毒活疫苗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制品。基地内生物医药企事业单位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获得发明专利110项。

时至今日,我省医药健康产业“四个转变”的步伐铿锵有力——由中药强省向综合性医药大省转变、由医药产业大省向医药创新大省转变、由医药生产大省向医药物流大省转变和由国内重要的医药基地向国际知名医药基地转变。

面向未来,我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推进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我省医药健康产业厚积薄发,开启新的征程。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