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贵州万名绣娘织就“锦绣计划”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11月24日,在凯里市经济开发区九黎苗妹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加工坊里,苗族姑娘杨昌云安静地绣花,一条苗龙在她的手下逐渐成形。从榕江嫁到凯里市鸭塘镇的她曾在广州打工3年,今年进入当地的手工坊学习绣花,期望能实现就地就业。

工坊里,与她一样来自黔东南各地的100多名妇女,分别做着纺线、绣花、绘蜡画、银饰、装框、销售等工作,她们从小在古老文化系统里习得的手工技艺,此番在工坊里有了挥洒的大舞台。

2015年,“实施锦绣计划,培养绣娘1万人”列入贵州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11月23日至24日,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工作推进会在凯里市举行,省政府、省经信委、省民宗委、省扶贫办、省人社厅、省文化厅等10余个相关部门,以及各市州和锦绣计划项目实施企业代表100多人参加会议。

近年来,我省着力优化环境,形成妇女特色手工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推进民族民间妇女特色手工产业的发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广大农村妇女就业创业找到了抓手。

为了更好地推动“实施锦绣计划,培养绣娘1万人”项目的落实,省妇联牵头,联合省扶贫办、省人社厅、省民委、省文化厅、省经信委等各部门,整合培训资源,依托锦绣妇女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非遗传承人培训、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培训、中小企业星光培训、科技致富二传手培训等,共投入资金1096万元,培训1.3万余名绣娘。

锦绣计划自实施以来,全省参与该计划的妇女达30万人,特色手工业产业产值达到15亿元。

项目实施过程中,黔东南妇女纷纷亮出“传家宝”,民间古老风物、少数民族古老盛装、老家具等纷纷抖落灰尘,亮光光地端坐在博物馆或者是商场的玻璃柜里,迎接人们对古老文明的探寻。九黎苗妹工艺品有限公司、太阳鼓公司等企业,还搭建起博物馆、手工坊和体验店结合的旅游体验空间,以古老的文化讲述为发端,讲述贵州土地上文化生成的故事。

11月24日,参加锦绣计划工作推进会的代表先后到丹寨县和凯里市,考察晟世锦绣公司厂房、锦绣手工坊、九黎苗妹工艺品有限公司文化产业园区博物馆体验店,并到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观摩校企合作项目——太阳鼓公司和宁航蜡染公司。据了解,公司与农村绣娘紧密协作,使得现代设计、品牌运营与贵州传统手工的互动成为未来民族手工业发展的希望。  参与计划的企业积极培训绣娘,在村庄建立起手工坊,妇女就业不必进厂,居家手工情感的链接和文化空间温润了手工的质感和温度,使得手工作品不仅成为有价值的商品,在进入市场环节的过程中也映射出文化传承的努力。

在丹寨县扬武乡锦绣手工坊,一栋新建的苗家吊脚木楼里,10多位苗族妇女正在低头绣花。农闲时节来绣花,农忙时节种庄稼,以手工者生活节奏和文化仪式自然发生为基础的手工业计划,不仅顺应市场需求,也在安安静静地传袭着的民族文化。

“锦绣计划是一项接地气的政府文化工程,贵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从少数民族的生活空间,正逐步转化为都市消费的文化产品,开始从本土融入世界。”贵州民族大学世居少数民族研究所研究员郜凯认为,要做好这个产业,要持续努力做好文化和工艺的传承、提升工作。在产业化过程中,如何讲好文化故事,如何运用,如何繁复,如何简化,都有考究。因此,要把理解和吃透图形的象征意义,实现传统与时尚的结合,一定要注重基础性研究,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并有效地利用到时尚创意设计里。无论做减法还是加法,做机械的产品还是做手工的产品,都要把最精髓的贵州文化元素用好用足,实现以文化传承为基础的市场发展,市场成功反哺文化传承,这样的民族文化产业才会越走越远。

业界专家认为,传统产业正在转换升级,贵州正在走出一条新兴产业发展之路,锦绣计划就是其一。贵州不仅要保存好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同时也要加入时尚元素,加强设计研发和品牌推广,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积极申请知识产权和商标保护,积极利用电商平台,创新手段拓展销售渠道。

分享到6.79K
众怒 入侵
央行:欢迎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的决定 今日沪指盘尾再现“深V”逆转好戏
假装在英国 从影视剧中的英伦关键词感受英伦风 谢耳朵将在莱纳德婚礼上搅局 盘点美剧婚礼上的麻烦事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