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海内外专家: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服从生态保护

中新网杨茜 2015-06-30 10:53:25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中新网贵阳6月28日电 (记者杨茜)“山地旅游和乡村旅游的核心是生态,但大量游客因良好生态前往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挑战,是否能应对,如何应对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及执委会执行干事徐京在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期间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28日,以山地生态和乡村旅游为主题的分论坛在贵阳举行,发展旅游与生态保护的博弈,成为前来参与讨论嘉宾的关注热点。

在世界范围来看,乡村行旅游从最早的乡村观光、农场度假发展到到民俗文化、体验参与、健康养生,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中国乡村旅游起步虽晚,但特色鲜明,几乎涉及农林牧副渔方方面面,山地生态和乡村旅游已逐步成为主要的旅游形态之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乡村旅游已成为国民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及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乡村旅游起步时更多的是关注农民的增收,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保护和开发结合,开发必须服从于保护才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理念。”中国旅游协会会长、原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接受采访时说。

据统计,2014年全国乡村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约占国内旅游接待总量的三分之一;乡村旅游收入达3200多亿元,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民达3300万人,人均增收9700元。预计到2020年,全国将形成15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

中国大部分的旅游资源在农村、山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使得生态环境保护也提上生态旅游发展日程。

“山地旅游和乡村旅游核心是生态,而这正是美好又脆弱的。尤其在高铁时代的到来,大量游客的涌入,旅游浪潮的来临,是否已做好准备?”徐京说起自己的担忧。徐京认为,山地旅游和乡村旅游看中的是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如果不跟短平快的发展模式尽早告别,脆弱的生态的旅游资源就会随着旅游浪潮的到来而消失。“我认为山地和乡村旅游的灵魂是文化,守住文化底线不是单纯的保护而是长期的投资,慢而美能让脆弱的文化生态旅游延续下去。”徐京向记者阐释自己的想法。

发展旅游产业背后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广泛的关注。“我们做得发展建设越多,保护也越多才是我们发展的初心。”裸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Grant Horsfield说。

把环境保护变成生活中的细节,让垃圾变废为宝是德国人给出的答案。德国特里尔大学教授皮特·迈克尔·海克说:“原始生态以及人文景观吸引大量的游客的涌入,垃圾、污水处理等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否跟上,这也决定旅游是否可持续发展。”海克建议,以“零排放、零污染为准则进行发展,将垃圾变废为宝进行处理,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态旅游,既尊重自然遗产和本地居民,又能遵守旅游地的承受能力,同时引导新的消费需求。

通过此次论坛,来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中国、德国、瑞士、南非、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额专家学者、政府部门都表达了一个共识,山地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源泉,其复杂性和脆弱性也告诫我们维系山地自然与人文生态,促进山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山地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完)

分享到6.79K
变数 武装到牙齿
央妈的爱也有限?A股未走出绿色泥泞 沪指跌幅超3% 人民币国际化提速:加入SDR近在咫尺
当好莱坞大片遇上食物:魔戒变甜甜圈 马卡龙激怒绿巨人 高考撕书狂欢过后 看各学科知识的正确打开方式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