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醉美乡村“好花红”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多彩贵州网讯赏金色花海、探古朴民居、品布依风情……近年来,惠水县好花红村迷人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引来了外来嘉宾和游客的频频赞誉。
金色花海:点靓美丽乡村
走进好花红村,布依族民居依山而建,一片金黄映入眼帘,放眼望去,金黄色的花海簇拥着村庄,点染出一幅靓丽的乡村图景。
第二届好花红艺术节。
第三届好花红艺术节。
第四届好花红艺术节。
国家级传承人杨光成在绘制枫香染。
布衣村寨篝火晚会上狂舞。
布依族“扭花担”比赛。
惠水县 大龙乡选送的苗族舞蹈“新年苗寨”。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好花红村依托良好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种植。成片的花卉苗木不仅净化了空气,美化了村容村貌,形成了一道的靓丽的风景线,而且成为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又一大渠道。近几年来,在惠水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程建设的推动下,好花红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建设”的要求,积极强化环境整治、大力提高建房质量、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力做好人居环境改造工作。自工程建设以来,好花红村的变化叫人欣喜不已。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村更靓了,旅游更热了。
游客们的纷至沓来,有效带动了好花红村旅游业的发展,如今村子里已开起了十多家农家乐,在方便游客的同时,村民也得到了实惠。在农家饭庄,游客们可以尽情品尝富有布依特色的风味美食,感受少数民族风情的独特魅力。农家乐老板娘郝冬梅一脸笑意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现在啊!来村里旅游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村民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大会当天,会上,好花红村还被授予了“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首批少数民族村寨”两块牌子。这让村民们看到了“好花红”更加美丽的明天。
刺绣大赛:民间技艺薪火相传
2014年11月9日上午,好花红村文体广场,首届惠水刺绣大赛在游客们的层层围观下热闹开场。来自惠水、长顺、花溪等地的128位绣娘用她们的芊芊巧手,绣出风采,秀出人生。
随着主持人的一声“开始”,只见绣娘们指尖飞动,在一块块白布上飞针走线,时上时下,时左时右,一幅幅美丽图景徐徐呈现。绣娘们的双手,仿佛一对对“铁画银钩”勾勒出世间最美的风景。
“真叫人难以相信,这太美了。”来自贵阳的游客小石抚摸着布依族姑娘阿青的作品《百鸟朝凤》,不禁赞叹。画中凤凰飞天,群鸟环绕,万千威仪,令人震撼不已。绣娘们高超娴熟的技艺,引起了游客们纷纷感慨:乡间出奇人,高手在民间。“刺绣这门手艺,是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把它一直传下去。”来自贵州盛华学院刺绣专业的18岁选手程燕说道。在这次大赛中,她凭借精湛的技艺赢得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成为当之无愧的“刺绣王”。
惠水对传统民间工艺技艺的传承发展历来高度重视,县文广局、档案局等相关单位多次深入地方,发掘抢救了一大批正在消亡的民间工艺。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工艺技艺,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专门开设了民族工艺设计制作专业,免费招录我省贫困少数民族学子,学习工艺美术、蜡染、苗绣等课程。每年毕业的学生,有不少进入唐人坊等知名创意设计公司,她们将惠水枫香染等民族工艺技艺的独特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世界各地,传统民间刺绣的手艺不断受到现代工业的冲击。但贵州惠水的民族刺绣依然以自身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吸引着新一代的年轻人倾心学习。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薪火相传,他们悉心守望着这一片精神的沃土家园。
堂屋人家:民俗文化的博物馆
曲折的青石板路,窄窄的老巷子,游人们来回穿梭,不时抚摸着斑驳的石墙,发出声声赞叹。
一座古朴幽静的堂屋面前,游人们纷纷停住了匆匆的脚步,凝视,沉思。
这是中华第一布衣堂屋,一座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古民居,两楼一底,坐北朝南,氤氲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悠远沧桑。多年来,中华布依第一堂屋以其典型的布依建筑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几乎每天,这里都会留下文化工作者和游人的身影。
“这是我第三次来第一堂屋了,每一次它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这里是一个叫人着迷的地方。”来自昆明的人文摄影师老徐深情地说道。
像中华第一布依堂屋这样的老房子,好花红村还有40余栋,经过修缮后的老房子们纷纷旧貌换新颜,既保留了古建筑的完整性,又不失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
惠水县历来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力度,县民族局、规划局多次深入地方,调查统计老建筑保留情况,并制定了详实的保护方案;数年间,县财政拨款近千万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村民们自觉行动起来,悉心守护着老房子。经过多方努力,好花红村的老房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修缮,40余栋老房子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如今,以“中华布依第一堂屋”为中心,一条条巷子把40多栋清代老楼串联起来,形成了一道古朴、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乘着黔南州第六届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惠水县大力改善旅游基础,积极打造提升“好花红”旅游文化品牌,不断向外界展示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多姿多彩的惠水新形象。如今的好花红村,已成为惠水、黔南乃至贵州的一张精致、绚丽的文化名片。
热门推荐
更多>湖南张家界:“蜘蛛侠”1400米悬崖绝壁上捡垃圾 引游客围观
山东青岛频现雾锁全城景观
南京鸡鸣古刹樱花盛开 “赏樱大军”挤爆整条道
北京男子用“肉卷鲜花”求婚成功
非遗进校园 千名藏族学生展演果谐课间操
安徽滁州:山寨版“狮身人面像”成旅游热点
北京水立方熄灯迎“地球一小时”
山西太原招聘会应聘者排长龙 场面似春运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3月21日—27日
花滑世锦赛双人滑:隋文静/韩聪夺银 庞清/佟健摘铜
相声演员笑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重庆现“裸晒族” 长江边沙滩上晒太阳
成都男子街头“自杀式碰瓷”(组图)
安徽老人垂钓巢湖钓到世界珍稀鱼类“匙吻鲟”
网曝江苏一老人被扔到野外等死 奄奄一息
中国美院艺考 老师阅卷如“扫雷”
安徽亳州:集中销毁1200多个假车牌
广西南宁在建厂房脚手架坍塌致3死3重伤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50310/0023ae72898c1668d48c0c.jpg)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50223/0023ae72898c165562f6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