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靖县《古建筑修复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中唯一入选项目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12月3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14】59号)正式向社会公布,通知中公布了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各153项。通知中按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表述,首次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名单中,甘肃省永靖县的《古建筑修复技艺》被列在“传统技艺”类别中,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中唯一入选项目。
此外,扩展项目名录中,因甘肃省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花儿》被列在“传统音乐类”,通渭县的皮影戏《影子腔》被列在“传统戏剧类”,定西市的《剪纸》被列在“传统美术类”,永靖县的《生铁冶铸技艺》、天水秦州区的《丝毯织造技艺》均被列在了“传统技艺类”,岷县的《青苗会》被列在了“民俗”类榜上有名。
此次公布名录中,两大名录均涉及相关类别十大类,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涉及民间文学(30项)、传统音乐(15项)、传统舞蹈(20项)、传统戏剧(4项)、曲艺(13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2项) 、传统美术(13项)、传统技艺(29项)、传统医药(2项)、民俗(15项);扩展项目名录共涉及民间文学(7项)、传统音乐(19项)、传统舞蹈(16项)、传统戏剧(15项)、曲艺(4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6项)、传统美术(23项)、传统技艺(32项)、传统医药(10项)、民俗(21项)。 (记者 薛朝华 张志凡)
相关报道
- 甘肃瓜州县:流动科技馆成为孩子们好去处
- 甘肃一大巴翻下路基后解体 已致2死多伤
- 甘肃白银市:白银区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
- 甘肃白银市:白银区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 甘肃瓜州县:渊泉镇老年人有了温暖的家
- 甘肃瓜州县:合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
- 甘肃瓜州县:排查化解纠纷促和谐
热门推荐
更多>郑州一城中村拆迁堵路 小学生爬废墟上学
江苏南通:“宪法单行本”进社区 迎接首个国家宪法日
瑞典海滩惊现蓝色荧光海浪 场面奇幻绚丽如仙境
广西柳州一火车头冲进小区
广州一公交车发出求救信号 原因不明(图)
世界最大恐龙骨架在北京亮相 长约38米
九寨沟首次拍到野生大熊猫叼崽同游画面
湖南郴州发生一起车祸 致一名女环卫工人死亡 流浪儿童保护中心里的童年
云南红河11名被拐儿童盼父母认领
深航连夜紧急调机 为爱心肺源抢通生命之路
“超级巨龙”亮相北京自然博物馆 与观众见面
北京水管爆裂形成近300平米冰挂景观
福建厦门一家具厂发生火灾 火势已基本扑灭
全球最大考拉海外种群亮相广州
央视体育女主播相继走红
31岁保安收藏多张错币 银行鉴定是真币可等值兑换
福建厦门一家具厂发生火灾 浓烟滚滚伤亡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