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成医生力阻子女学医 医疗环境是首因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日前,医务专业网站“丁香园”发起了一项对3860名医务工作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引人深思。这项调查中,有58.0%的受访者会力阻自己或亲友子女报考医学院校,仅3.0%的受访者建议自己或亲友的子女学医,其余36.2%持中立态度,尊重子女的意愿。
调查显示,如果能够重来一次,仅有10%的医生会依然选择学医,其余的人则被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专业吸引。
古语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国很多地方都出过颇受群众尊敬的“杏林世家”。然而到了当下,却有近六成医生不愿孩子“子承父业”。这一数据凸显的代际传承断裂,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反思。
医护人员为什么会力阻子女学医?“丁香园”的调查发现,“医疗环境不安全”排在第一,有近四成人选择。“医疗人员不为患者所尊重”“工作强度大”“收入较低”等因素也排在前列。
某三甲医院的医患关系科主任吴燕,在女儿高考前明确表示,不支持女儿学医。吴燕日常工作中处理的大多都是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面对一些患者的不理解,吴燕觉得这个行业“危险极了”。
近年来,医患冲突频频见诸媒体,伤医、杀医案时有发生,医生最基本的执业安全都陷入困境。医疗环境的恶化,极大削弱了医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认同感。
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统计,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调查的326所医疗机构中,321所(98.5%)医院存在着被医疗纠纷困扰的问题。另据卫生部2008年统计,在医疗纠纷发生后,有70%以上的医院发生过患者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事件,60%的医院发生过患者死后家属在医院内摆花圈、拉横幅、设灵堂等情况,其中43.9%发展成打砸医院的恶性倾向。
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显示,70.7%的医师将“医疗纠纷”、“患者的期望值太高”等列为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远高于“行业竞争非常激烈”的选择率。报告显示,医师们认为竞争压力虽大但有序可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而面对社会的不理解和患者的责难,医生们感到难以预料和掌控,这种无所适从的压力让医生更难以应付。
除了来自医患关系的压力,医生职业的高投入和低回报,也让不从医成为当下很多青年的理性选择。
据《广州日报》5月26日报道,我国医生生存状况调查显示,近七成医生曾连续工作36小时。几乎全部医生都处于无规律的生活状态,83%的医生中午不能按点吃饭或只能飞快吃饭,97.5%的医生每晚平均睡眠低于8小时,96%的医生曾在工作中憋过尿。
超负荷的工作、不规律的作息、巨大的精神压力,使“医不自医”的情况十分突出。我国医务人员中,处于亚健康状态者高达66.5%。35岁以上男性医生高血压患病率已是健康人群的两倍,83%的人称同事中有人患了癌症,37%的人周围有同事猝死。
一个普遍状况是,我国医生的收入明显与付出不相符。中国医生的平均工资仅为社会平均工资的1.19倍。而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美国医生的平均年收入是17.4万美元,医生收入是普通人收入中位数的3.95倍。发展中国家印度,资深医生每月收入也在6万美元以上,普通医生每月收入在2万美元左右。
《第四次医师执业状况调研报告》显示,95.7%的被调查医师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相符,其中选择“很不相符”的比例高达51%。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章蓉娅曾在微博上晒出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单:“拿到工资单一看,欲哭无泪!到手工资才2500元,一个博士相当于10个250!”
章蓉娅说,“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同事、同学离开了这个行业,要么到国外发展,要么到公司工作,这个问题的责任不在医院、不在科室,而在整个医疗体制。如果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都被体制逼走了,将来谁来为老百姓看病呢?”
辽宁省医师协会于年初公布的“辽宁省执业医师职业压力、职业风险、职业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现况调查报告”显示,过半的医生对工作缺乏成就感,有41.4%的医生有离职倾向。
医生的职业地位与生存状况不理想,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很多优秀的青年不愿意学医、从医。据了解,近年来医学专业持续遇冷。现在全国的综合大学中,医学院学生中第一志愿率平均不到50%。多个省份临床医学类专业录取分数线一路下滑,有的招生“断档”甚至成为常态。教育部公布的研究生考试复试国家分数线显示,医学类分数线连续3年保持每年5分降幅。
“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报考医学院可能意味着付出的学习成本与就业收入不成比例。”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预防儿童科主任医师冯希平教授说。
首都医科大学教务长付丽也表示,“要吸引更多优秀学子学医,尤其需要从社会大环境来积极营造良好氛围,从法律制度建设、政策制定、舆论环境等多个层面,让医生的社会价值和个人尊严能够得到实现。”
专家建议,要实现医生的社会价值,改善医生的执业状况,最关键的,还是要加大对医疗行业的投入力度,使医生能享有与其人力资本投入和所付出劳动相称的薪酬待遇,这是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最近几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一直维持在5%左右,远远低于9.7%的全球平均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表示,我们的医疗卫生投入欠账太多。日本的投入是占GDP的8%到9%,欧洲是10%到12%,美国是16%。“制度安排上,政府应给予中国医务人员稍高收入。”
“丁香园”的调查显示,有78%的医生将医患关系紧张归咎于财政投入不足。有91%的医生认同,如果不改善医生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中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不会成功。
热门推荐
更多>山东青岛集装箱压扁轿车 女司机奇迹生还
河南旱情如同烈火 为解禾苗干渴村民夜宿地头
驻青岛海防部队实弹演练 精武标兵展绝技
奥运冠军杨威之子呆萌写真曝表情多变惹人爱
网传邯郸一交警执勤时触电身亡 邯郸交警回应非交警
奥运五环矗立南京迎青奥
枪法精准 配合默契 实拍“90后”狙击组合
东莞5女殴打1女 1壮男出手相救单挑5女
浙江宁波消防战士拍“特殊婚纱照” 浪漫唯美
以色列摄影师拍“水滴艺术” 展现创意唯美画面
郑州一民房发生火灾 已致3死10伤
河南大旱多地供水告急 村民抓阄排号取水
西安50米车道现5个标线 迷倒司机
男子王府井劫持女孩 上千人围观
高温下绿皮车发车前的4小时准备
“90后”狙击组合 枪法精准配合默契
新疆武警情定边防 界碑为证
重庆市民水中跳“小苹果”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40730/0023ae72898c154291390f.jpg)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img/attachement/jpg/site1/20140729/0023ae72898c154182b12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