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歌舞“弦子”进入昌都地区小学校园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昌都地区实验小学的一千多名小学生每天和着广播里的音乐跳起当地独有的欢快的弦子舞。实际上,他们是在做一套由该舞蹈改编的课间操。记者刘祥瑞\摄影
每天,在昌都地区实验小学的操场上都能看到该校一千多名小学生摆开阵势,和着广播里的音乐跳起当地独有的欢快的弦子舞。实际上,他们是在做一套由该舞蹈改编的课间操。
“作为西藏民族地区的学校,办学应该具有民族特色。因此必须发掘当地的民族文化,”该校校长张九龄说。
他说,学校深入发掘昌都地域特色文化,经过对比后决定选择将弦子作为该校的特色来打造,希望以此传承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
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该校针对全体学生设置第二课堂,将弦子舞作为文艺特长重点推广。三月份来,学校不仅将其改编成简单易学的课间操,还注意培养有相关特长的学生,成立了表演队。
起源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的弦子舞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中的一种自乐性歌舞,表演时,由男子拉弦子(一种拉弦乐器),女子舞动彩袖,随着音乐节奏变化,歌声舞姿变化多样。
下一步,该校准备将这个舞蹈编译成内部教材,供老师们教学使用,张九龄介绍说。
同时,该校也十分重视当地语言的传承。据了解,该校同时教授藏文,汉语和英语。
昌都地区实验小学是国家在西藏创办的第一所现代学校。学校的创建标志着西藏现代化教育的起步。
该校现建有现代化的语音、微机、音乐、多媒体等多功能教室,每一个班级均有信息网点,实现了“班班通”。此外,还开设了音乐,美术,科学等兴趣课程。
同时,该校在校内展开党员教师帮扶贫困学生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相互团结、相互帮助、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该校是昌都地区开展基础教育和双语教学的示范点之一。
目前,该校有学生1800多人,其中藏族学生近1600人,农牧民子女在1500左右。建校63年来,该校共输送优秀毕业生达一万人,也获得了诸多荣誉。
张校长表示,今后除了继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当地民族文化传承,也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逐步拉小与内地的差距。(记者刘祥瑞 )
热门推荐
更多>- 大连游乐设施故障致游客困3小时 北京周末迎来超级月亮 央视主持人芮成钢被检方带走 “环太平洋-2014”开展夜间警戒幕队形、主炮对海射击等科目演练 广西百岁抗战老兵聚首叙战友情谊 柳岩现身长春车展引骚乱 粉丝狂拍照展车很受伤
- 广西玉林餐馆“狗”字重见天日 炫富女晒豪车秀钞票美腿 40万投注世界杯 首都机场乘客扬言“杀人” 砸碎玻璃墙 探访湖南校车事故:4岁女孩出事前下车幸免 成都“酒仙爷爷”天天醉倒街头 120每天“急救”他4次 环太军演海口舰主炮精确命中目标
-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7月5日-11日 四川广安遭遇特大暴雨袭击 陕西一老年摊主下跪 逼退城管 清华大学校区起火浓烟滚滚火势已被控制 上海女工操作不当遭木板穿胸 北京出现七彩云 实为环天顶弧及环地平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