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中国走向世界的“东方汽车城”呼之欲出

作者:张文德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13-01-09 16:36:46
分享

车间工人在忙碌地操作,源源不断下线的汽车排成长龙先后外运到各地,即使是刚过去的2012年,在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全国工业整体低迷的环境下,柳州汽车逆势上扬,推动柳州工业实现整体持续增长,其中,前三季度汽车产业完成的总产值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0.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8个百分点。这是记者日前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采访时看到的感人情景和了解到的喜人数据。

由无到有快速发展

柳州是广西的工业重镇,工业发展基础较好。资料显示,早在1968年全国兴起一股汽车制造热潮时,柳州的汽车产业就开始蹒跚起步,并于次年试制成功第一辆130型汽车样车,结束了柳州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到20世纪后期,柳州市已有了柳州汽车厂、柳州微型汽车厂、柳州特种汽车厂3家汽车厂,到2002年,柳州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万辆。但截止当年的数字,柳州汽车产量在全国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大,影响还不明显。

尽管柳州汽车产业不是国家重点汽车产业扶持对象,未受到太多重视和支持,但是,看好汽车发展前景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柳州市两级政府,在进入21世纪后继续坚持大力发展柳州汽车产业,对汽车产业的投入不遗余力。

据悉,为了促进柳州汽车业的大发展,在广西区政府支持下,柳州市政府对汽车行业进行重新审视,尝试出让股权的方式,先后引进中国一汽集团、二汽集团、上汽集团及通用、雷诺、日产汽车等行业巨头,进行资产重组,成立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一汽柳州特种汽车厂、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公司。

其中,柳特与一汽合作,是柳州将股权全部“送”给一汽。柳汽与东风的合作,柳州无尝划拨给东风75%的股份。而近年引起较大争议的,则是柳微与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合作,重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达成合作,柳州市政府将柳微的84.1%的股权,全部无偿划拨给上汽集团。通用汽车再以9900万美元资金注入,获得34%的股权。实践证明,重组的决策是正确的。上汽通用五菱在稳步提升“五菱之光”等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成功推出了雪佛兰SPARK。2006年东风柳汽出卖25%股权日产和雷诺,日产和雷诺正式进驻柳州。

随着国内外汽车巨头的注入,柳州汽车产业不仅有了充足的资金,还在技术、品牌、经营理念等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提升,为参与市场竞争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006年,柳州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并被确定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2007年柳州全市汽车产量61.65万辆,位居全国城市第五,其中微型商用车市场份额首次名列全国第一,占有率达43%;2009年,柳州汽车工业再上一个台阶,成为国内第三个汽车年产量突破百万辆的城市,其中,汽车工业产值达728亿元。当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将汽车产业列入自治区优先重点发展的14个千亿元产业之一,提出要以柳州为中心,打造广西汽车产业集群中心;2010年,柳州汽车产量达到150多万辆,汽车工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柳州也随之列入首批汽车产业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创新品牌力促升级

尽管柳州汽车产业发展目前顺利走上快车道,但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与上海等其他具有悠久汽车地区汽车产业相比,没有自己独立品牌曾是柳州汽车产业的一个痛。

针对这些情况,近年来,柳州市政府一直着力引导企业进行自主研发,积极构建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民间资本为辅助的“四位一体”创新投入体制,有效整合现有国家和自治区技术中心、技术实验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技术研发机构、科研院校等研发资源和技术力量,推动主导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促进工业竞争力的升级。“十一五”以来,全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有119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典范。

经过多年的努力,厚积薄发的柳州汽车品牌创建实现了腾飞。2012年11月22日,随着中国首款合资自主品牌车型的宝骏中型轿车在柳州下线,标志着这个原来以生产微型车为主的柳州汽车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柳州多家企业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并研制出多款新能源汽车上市,为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目前,“五菱”、“乘龙”、“风行”、“霸龙”等一批具有柳州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也逐渐叫响,柳州的汽车工业企业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或者注册的产品商标。

如今在柳州,无论在大街小巷,那些色彩靓丽、造型别致的当地品牌微型乘用车随处可见。更令柳州人骄傲的是,这些柳州品牌的微型车同样奔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国的主要城市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甚至还“开”到了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等地区。

在整车企业的带动下,柳州零部件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明显的集聚效应。截止到2012年底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柳州现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441家,其中整车企业3家,专用车企业4家,低速汽车企业2家,零部件企业432家。行业拥有总资产472亿元,从业人员5.8万人。目前,汽车产业成为柳州市的第一支柱产业,也成为柳州市首个、广西第二个千亿元产业。

柳州市长郑俊康说,在汽车产业规划上,下一步,柳州汽车产品结构要从微型车向高档轿车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家庭轿车,在确保微车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产品升级。

走进东盟展望世界

柳州是中国西部区域性交通枢纽,更是沟通中国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铁路中枢,境内有3条国道和2条高速公路交汇,公路运输3-4小时即可到达与东盟相接的北部湾海岸港口。因此,相比国内其他汽车生产基地来说,走东盟是柳州汽车具有的一个得天独厚优势。

来自柳州市经委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柳州对东盟出口额年均增速在40%以上,占全市出口总额的五成以上,其中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占比重即约占用90%。便是在2008和2012中国出口遭受重创时期,柳州对东盟的汽车及相关零部件出口依然实现逆市正增长,其中,自2011年2月16日投资数十亿元、在位于柳州市柳东新区建设的广西柳州汽车城启动近两年以来,柳州市汽车及相关零部件出口东盟与前几年相比,增长速度可以不按百分比而是按倍数来统计!

中共柳州市委书记陈刚表示,东盟国家中,既有汽车消费能力较强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又有汽车工业欠发达、市场潜力巨大的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同时,东盟十国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国民在选择车型时更看重汽车的经济实用性,柳州汽车工业正好适应这种需求。作为中国最接近东盟的汽车城,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前其汽车年产销量便已突破百万辆。面对自贸区建成的机遇,柳州汽车及零部件在面向东盟市场时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与新兴的东盟市场相比,每年经东盟通道转往拉丁美洲国家的柳州汽车出口也已具有相当的数量,总量上甚至超过在东盟地区的销售量。

陈刚强调,柳州市充分依托该市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的优势,每年拨专款作为汽车及零部件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政府还将出台关于促进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促进当地零部件配套等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促进柳州汽车产业走进东盟展望世界。(张文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