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中国在线  >  西南地区  >  贵州(新)  >  贵州文化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湄潭翠芽

据数据统计,截止到2013年贵州全省茶园面积发展突破600万亩,跃居全国茶叶面积第一大省,有超过400万农民因茶致富。

贵州丹寨:传承苗族贾理的记忆

贾记载着苗族人民的动人故事,记载着这个民族关于天地起源、历史法理、风俗习惯的种种传说,它就如同圣经之于基督徒,包含着苗族的一切价值观和信仰。

贵州抢救保护1000余册布依文典籍

荔波县近年来积极开展布依文典籍文献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截至目前共抢救1000余册布依文典籍文献。

贵州:春节期间开展文化庙会系列群众活动

贵州省贵阳市的孔学堂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实体,是打造贵州文化新名片和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窗口,在即将来临的春节节日期间,贵阳市文明委将开展以“孔学堂春节文化庙会”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苗寨“翻杠羊留”:民族手工艺让村民坐在家中赚钱

优美的芦笙歌舞、淳朴热情的苗家人、精湛的苗族手工刺绣、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和活动,深深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贵州,走进贵州的少数民族村寨探寻古老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

中国西南神秘仡佬“活化石”傩戏生生不息

头戴面具,敲锣打鼓、蹦跳说唱……古老时光交错在北纬30度,仡佬族先民留下的神秘文化依然在黔北土地上生生不息。

中加(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遗产保护项目经验值得推广

据了解,为期18个月的 中加(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与遗产保护项目是中国和加拿大两国政府间双边合作项目。执行期为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援助资金为80万加元。

手工艺人的坚持

一块和19寸电脑屏幕差不多大小的手工编织蕾丝需要手工艺人在每天工作12到14个小时的情况下坚持一年才能完成。而卖了它却未必足以支持手工艺人一年的生活。那是什么让这些手工艺人在坚持如此耗时的创造呢?

铜仁:不断壮大的苗绣产业

自2006年以来,铜仁市就挖掘出一大批传承民族文化的民间艺人。在本次“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的贵州精品馆中就展示了铜仁市选送的44件(套)作品。

六十国手工艺人齐聚贵州展“绝技”

为期五天的“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11月15日起在贵阳举行。来自6大洲的60多个国家的手工艺人们齐聚一堂,展示和推广自己国家的特色民族民间手工艺。

“贵州名匠”杨再美和她的英文版刺绣教材

贵州名匠,剪纸传承人杨再美自幼爱好剪纸和刺绣,自从2008年和2012年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上获奖以后,杨再美的知名度大大提升。

贵州苗族妇女:手工编制的世界文化价值

散布在贵州省的各个少数民族村寨中,一代代少数民族妇女传承着祖祖辈辈的民族手工艺,将慢慢淡出人们视线的传统技艺——蜡染、织锦、刺绣等以新的方式,赋予其文化内涵和市场价值后推向世界。

贵州施秉:世界自然遗产提名是自然的馈赠

一直以来,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施秉县的北部的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施秉喀斯特都因其“雄、奇、幽、秀”自然美特征广受各地游客的喜爱。

世界聚焦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

近年来,“多彩贵州”的旋风席卷世界,贵州的民族工艺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让贵州民族民间工艺品走向国际是当前贵州所面临的问题。

《银•秀》拉开第五届贵州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序幕

10月18日晚,第五届贵州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大礼堂的拉开帷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伊斯坦布尔遭炸弹袭击 至少11死36伤(图) 众怒
中广核:尊重英政府推迟批准欣克利核项目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布
跟随电影去旅行:布拉格 在这里邂逅特工、寻找浪漫 papi酱获得1200万融资 看看国内外的网红是如何赚钱的?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