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周树春一行来会昌县调研对口扶贫工作
  • 【纪念“三个90周年”】不远千里挂职省级贫困山村!一年之后这里……
  • “北京来的处长”在这个小山村待了一年,竟“上瘾”不走了,究竟为了什么?
  • 倾心赣南老区扶贫
  • 在沉睡的土地里种下希望 江西省古坊村有这么一群追梦人

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周树春一行来会昌县调研对口扶贫工作

2017年6月9日至10日,中国日报社总编辑周树春一行来会昌县调研对口扶贫工作。在文武坝镇古坊村大棚蔬菜基、傍山社区安置点,周树春详细了解会昌县在精准扶贫、乡村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的情况。 详细>>

会昌诠释“风景独好”文化新内涵

日前,以唱响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最强音为宗旨的“客风汉韵闽赣情深”文艺晚会落下了帷幕。 详细>>

中国日报社会昌专题调研对口扶贫工作

2015年11月18日至20日,中国日报社人事部副主任霍永哲、扶贫工作办公室主任刘洪安,中国日报社江西记者站站长史小凤及中国日报社派驻会昌县珠兰乡大西坝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冯宗伟一行四人在会昌县就中国日报社对口扶贫会昌县进行专题调研工作。 详细>>

 

打歌踩鼓游龙船 掀起会昌麻州非遗文旅的盖头

近日,一系列非遗文化项目活动吸引着众多游人和当地村民的参与,走出了一条特色文化旅游的新路子。这项在会昌县麻州镇当地村民每年都会举行的民俗活动,之前藏在深闺人未识。记者日前寻访来到此地,记录了这场颇有气场的非遗文化旅游活动。

在沉睡的土地里种下希望 江西省古坊村有这么一群追梦人

邹士荣说:“现在我每天早晚都爱到这里走一走,有时会觉得不可思议。自己回来一两年,跟着村民们一起奋斗,为了古坊村搞起了这么大一片产业,这不就是成就么。”

天舟一号成功发射,为这位80后“舵手”点赞!

4月20日晚,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承担着面向我国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物资运输补给的任务,被形象地称为“快递小哥”。

相伴55个年头 守护21载春秋 8本日记 见证爱情

王必盛每天记录的“病历日记”,21年来共写满了厚厚的8个笔记本。王必盛只要空闲下来,总会拉着爱妻的手按摩一番。21个365天,他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21个365天,他记录妻子病情的自制“病历日记”写了厚厚8本。

当扶贫插上了网络的翅膀

11月29日,在江西宁都召开的全国网络扶贫现场推进会,吸足了全国各地人民的眼球。网络扶贫,这个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新名词,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让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

近日,赣州市人大代表、寻乌县长宁镇三二五村支部书记范德文在参加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时建议,我市应对果业种植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应该根据土壤、气候等条件情况,引导当地农户种植特色果品,重点打造特色果业,避免因为盲目种植影响果品质量和价值,出现果贱伤农的情况。

为“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点赞

“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会昌县行政服务中心按照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开拓创新,积极推行“一窗式”受理政务服务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提升了干部形象。

在平凡的岗位上为路人点灯

6月1日起,南昌市出现2016年入汛以来最强暴雨,引起全国关注。在难以抗拒的恶劣天气面前,也涌现出众多好人好事,感动着千万网友。

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六年来,他任劳任怨,细心照料着瘫痪在床的父亲。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而陈延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 “久病床前有孝子”!

2017年会昌民俗文化旅游节

此次民俗文化旅游节旨在进一步弘扬会昌优秀民俗文化,提升会昌形象,打造会昌品牌、持续推介会昌旅游资源。 详细>>

赣州会昌省级"非遗"赖公庙会 一村传承五百多年

会昌县文武坝镇晨光村翠竹祠举办的赖公庙会,是会昌县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参与人数众多且传承500多年长盛不衰的民俗文化活动。 详细>>

入选最美旅游名片——3070:会昌汉仙岩景区

汉仙岩风景区位于江西省赣州会昌县筠门岭境内,坐落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为赣南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自古以来就有“虔南第一山”和“江南小蓬莱”的称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