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候选“四川省美德少年”8岁起照顾瘫痪妈妈

作者:苏定伟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6-09-20 10:38:12
分享

15岁候选“四川省美德少年”8岁起照顾瘫痪妈妈

  “最美营山人”颁奖晚会

独自照顾瘫痪母亲7年,给了母亲生活的勇气

母亲的天空坍塌时,你用稚嫩的双肩撑起了家的希望。你擦拭着母亲眼角的泪水,用乐观自信让母亲一起坚强。母亲的双腿也许依然无力,但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艰苦的童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你和母亲携手相依,共同把这美好的愿望融入春天的图景。 ——2015 最美营山人史博轩颁奖词

母亲不慎坠楼导致下肢瘫痪,父亲随后离家出走。8岁的少年史博轩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每天都要给母亲清洗尿布、擦拭身体、做饭收拾屋子。7年过去了,这名15岁少年快初中毕业了。华西城市读本从营山县文明办获悉,该县化育中学学生史博轩入围“四川省美德少年”候选人名单。去年2月,史博轩被评为“最美营山人”。

8岁娃娃边读书边照顾妈妈

“对我来说,只要母亲在,家就在,只要想到母亲永远都在家里等着我,再苦再累也不算什么了。”史博轩说。

营山县城朗池镇北坝社区,史博轩的阳台上长着一盆生机勃勃的小白菜。8岁那年,母亲史小韩由于意外高位肢瘫,父亲出走,史博轩自此细心照料母亲,扛起生活的担子:买菜、煮饭、洗衣、服侍母亲起居,打理屋里屋外,已经7年了。

这7年是怎么过来的呢?同龄的孩子还在妈妈的怀里撒娇,他却在读书的同时,照顾妈妈。

凌晨5:30的闹钟响起,准时起床洗漱,然后出门把馒头买回家。伺候母亲吃早饭,收拾碗筷,再扶母亲到床上躺着或是坐到轮椅上。把母亲白天绣十字绣要用到的颜色的线挑出来,一根根排列在床头,然后才去上学。中午回家,为母亲换尿布,准备简单的午饭。下午放学后赶往菜市场买好第二天的菜,接着站在板凳上做晚饭,晚饭后做作业,为母亲洗脚、按摩、洗尿布。睡觉时在母亲床前支一张小床,夜里起床好几次帮母亲翻身。周末打扫房间,清洗脏衣服,遇到天气好的时候,还会推着母亲在阳台上晒会儿太阳。

初中进入营山县化育中学,这时候的史博轩在母亲眼里,“比起同一个年龄段的孩子,他说话做事显得更加早熟一点,像个小大人。”已经俨然是个大人了。对做饭的水和米的比例,如何洗衣服,怎么买菜,到哪个摊位,史博轩早已经烂熟于心。在邻居眼里整天都在忙里忙外的史博轩这样说“有妈的孩子是个宝嘛,”虽然是辛苦一点,但只要想到一回家就能看到母亲,再辛苦都值得。

儿子鼓励妈妈更坚强地活着

总觉得拖累了儿子,史小韩曾一度消沉,丈夫离家出走后,甚至没有生活的勇气,懂事的儿子给了她生活的勇气。

“儿子是我坚强起来的动力,有他的陪伴,即便生活再清苦也会变得甘甜的。”一家人总得过日子,总得找点收入。史博轩的事迹经当地媒体报道后,一名远在广东的老板伸手了爱心之手,这名老板就是营山人,让史小韩在家里绣十字绣,他以高于市场价来回收,以帮扶这一家人。

儿子懂事,史小韩很欣慰。虽然家里很困难,吃不上肯德基,穿不了名牌衣服,但儿子从来没有委屈过。反而是自己有时候觉得命运不公,日子很苦,“儿子会用学校学到的话来鼓励我,让我乐观一点。”

“我只能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时间长了眼睛和肩膀就会受不了”。在儿子的支持下,史小韩的十字绣作品获得了一些荣誉。去年在 11 月 2日,史小韩的十字绣参加“四川省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第三名。客厅墙上挂着的一幅长3.5米、宽1.5米的《琴棋书画图》十字绣也获得了南充市残联颁发的三等奖。十字绣,成为一家人的生活来源。

阳光少年学习成绩从不落下

在营山县城城守一小读六年级的时候,史博轩每天和其他同学一样,在操场上奔跑嬉戏。史博轩很阳光,很聪明,学习成绩在班里面是名列前茅。随着初三生活的到来,史博轩开始面临着升高中的压力,“只有晚饭过后才有时间做作业,他先把我安顿好后,自己才一个人去做作业,通常都是做到11点。”史博轩在家里用来学习的时间很少,大多数时间都在做些家务事。

生活和学习的压力并没有影响到史博轩,他反而像个没事人,从不把学习上的情绪带回家里。在母亲面前,他总是听话懂事,从不抱怨。但史小韩也提出了新的担心,“儿子学校家里两边跑,等读了高中,我的起居和高中的学费都还成问题。”母亲担心孩子的学习,又不能亲自去学校开家长会,因此常和班主任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儿子在学校的情况。

“在一边要照顾家庭的情况下,学习并没有落下。”在同龄人中表现的很不错,很优秀,初中班主任老师这样告诉史小韩。

据了解,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四川美德少年”媒体寻访活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事迹突出,富有孝心、爱心、诚信、勤俭、自强等中华美德的优秀少年。经过资格审核和初评、复评和终评等环节,从全省各地推荐的400多名优秀少年中,评选出了10名“四川省最美少年”和 100 名“四川省美德少年”候选人。史博轩便是“四川省美德少年”候选人之一。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苏定伟

营山报道组供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