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导游”是怎么炼成的?

来源:中国台州网
2016-05-18 11:35:13
分享

“中国好导游”是怎么炼成的?

    照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从“临海市优秀导游员”到“台州市金牌导游员”到“中国好导游”

    王丹丹说,除了会讲解,还要有控团和应变能力以及一颗真诚待人之心

    人物名片

    王丹丹

    1987年

    临海人

    2008年进入导游行业,获国家旅游局“2015中国好导游”称号

    导游被称为“旅游业的灵魂”,然而,近年来国内旅游业乱象频发,让大众对于导游的看法也蒙上了一层灰。本期“一人一业”,让我们走进“中国好导游”王丹丹,看看这名80后姑娘,是如何问鼎国家旅游行业最高荣誉的?而对于目前旅游界的乱象,听听她又是怎么说的?

    敢讲、会讲到慧讲,导游要有自己的讲解词

    2008年,尚为新人的王丹丹进入了杭州的一家旅行社,成为“华东线”一名地接,即是当地接待人员,为外地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提供接待服务。“华东线”属于国内游的王牌线路,涵盖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因此对导游个人工作能力以及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实习期间,“新人”王丹丹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杭州、上海、无锡、南京等几大城市重要景点的讲解词。“厚厚的一沓,大概三四百页,全部都要消化掉。平时没事我就骑着自行车在杭州景区转悠,对涉及的旅游路线作透彻了解。”她说,“毕竟导游主要靠出色的讲解来征服游客。”

    王丹丹认为,导游讲解能力进阶,需要经过“敢讲”、“会讲”到“慧讲”三个阶段。“至少,导游面对十几人的小团,或是七八十人的大团,要做到不怯场,熟练运用教材讲解词,完成基础性的讲解。”

    此外,基础的讲解词并不能满足所有游客对所见所闻的好奇心。“导游成长到一定阶段,就要融入的自己风格,这也要求导游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像苏州私家宅院里堆砌的太湖石,新人导游大多都基础讲解太湖石的皱、瘦、漏、透、丑等特征,而王丹丹则挖掘了太湖石背后的隐逸文化,太湖石是代表当时身份地位的象征,引出宅院主人一生仕途变幻的故事。

    她告诉记者,导游讲解风格迥异,有的导游靠轶闻或带团趣事,幽默风趣的话风搏人一笑,有的是中规中矩的讲解型,王丹丹属于后者,她笑称自己总是太实诚,“导游承担了寓教于乐的责任。我总希望游客尽可能全面了解当地最具特色的景点和文化,要不然就会有一种亏欠感。”

    而所谓“慧讲”,就是根据客人的喜好,现场灵活调整讲解形式。旅游团的游客层次不尽相同,“其实观察游客的眼神就能做出判断,喜欢听你讲解的人,会一路跟随,专注倾听,当然有倾向自由行动的游客,我也会点到为止,留足充足的活动时间,并告诉他们沿途不容错过的景点以及注意事项等。”王丹丹认为,具备讲解能力的导游,是人气的代表,而在旺季的时候,高人气导游一个月内,带团行程基本都排满。

    真诚服务态度,之前带过的旅客指明要她带团

    3年的“华东线”地接经验,让王丹丹成长为一名资深导游。2011年,她回到家乡临海,进入当地台运旅行社。当时临海旅游资源有待开发,她的工作内容以长线带团为主,地接为辅。

    在王丹丹看来,一名资深导游要具备讲解、控团、应变能力以及一颗真诚待人之心。“导游从新人到独当一面,能带七八十人的大团,起码要两三年时间的磨练。”

    “导游就像高级管家一样,带着大部队去外地,要做好与当地地接的交接工作,同时要全程关注游客的人身安全、协调团队秩序,需要具备扎实的控团能力。此外,途中若出现紧急状况,导游也要有敏捷的临场应变能力。”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