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科技城的创新创业动力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27岁的李涛大学毕业才三年,在绵阳科技城创业中心,他开发二维码防伪标签的公司年产值已达1.5亿元;长虹员工王海鹏创建了国内首家家电维修垂直电商平台“百库”, 一年就成交5000多万元。在中国科技城四川绵阳,创新创业的事例每天都在涌现。
近年来,绵阳市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核心位置,打造科技城政策支撑、创新创业、开放合作、产业承载“四大平台”,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
政策支撑加快创新要素集聚
科技城靠什么吸引创新创业的要素?绵阳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城已经初步构建起了国家、省、市三级完备政策体系,正成为西部地区的‘政策洼地’和‘创新特区’。”
去年12月,国务院决定把6项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推向全国,绵阳科技城实施4项先行先试政策。科技部将科技城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席会议成员。2013年,四川省给予科技城“确定重点区域实现突破发展、支持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开展土地政策创新试点、实行科研经费分配管理改革”等10项特殊支持政策,激发了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绵阳自身也加快配套政策制定,出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23项,设立规模近4亿元的资金,支持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开发。现在,绵阳已实现科技企业从创意萌芽、蓄势培育到稳定成熟各阶段资助政策全覆盖。
激发“众创”活力持续迸发
过去一年新注册中小型科技企业2226家,是上一年的3.8倍,占四川省新增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近三分之一——科技城正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为激励创新创业,这两年绵阳砍减市级行政审批事项132项,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330项,用“减法”换取了市场活力的“乘法”,去年全市注册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增长41.2%,每千人企业数达到8.3户。与此同时,科技城研究出台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办法和高层次人才证办理办法,一次性拿出6650.5万元重奖资助创新创业项目和人才。
每年10月,绵阳科技城国际博览会都会如期举行。这项展会已成功举办两届,去年有49个国家、地区和国内13个先行先试地区、高新区参展参会,观众达58.6万人次,共计签约项目945个、金额883.6亿元。像科博会这样拉动科技城向外拓展的平台正日益增多。科技城通过主办国际先进制造业大会、电子商务博览会暨第三届“绵阳造”精品展销会、全球旅游网络营运商合作交流会等17场次重大展会活动,帮助西结微波、豪斯特等一批本地企业走向全国、走出国门,赢得了市场。
去年,总投资600余亿元的面板生产线、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等项目落户绵阳科技城,预计全部项目建成达产后新增产值1200亿元,有望再造一个“产业绵阳”。
打造产业承载平台,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日前,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参加的创新大赛即将进入评审阶段。大赛的举办,就是要让一大批国家科研院所的成果实现本地化、产业化。
实现军民融合、探索构建军民同频共振、统筹推进的体制机制,是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应有之义。近年来,绵阳已累计为工程物理研究院供地7500余亩,为29个基地科研试验新区项目供地3512亩,为624所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项目供地2025亩,三个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安置群众5000余户、近两万人,搬迁企业近百家。
如今,绵阳科技城产业承载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集中度达到80%,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增长14.2%。中国科技城电梯产业园、绵阳节能环保产业园、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绵阳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专业园区,已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和集聚效应。
绵阳科技城正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沃土”,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
《光明日报》( 2015年06月18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