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瓦更扎“通天路”助农牧村庄脱贫致富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达瓦更扎“通天路”
一座深山里的农牧村落,因为一条“通天之路”焕发生机。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嘎日村有278户、1100多人,祖祖辈辈以经营农业、畜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属四川省定“贫困村”。嘎日村境内的达瓦更扎雪山(“达瓦更扎”为嘉绒藏语,意为“美丽的神山”)海拔约3900米,山上常年积雪,有一个高原牧场,村里大多数家庭在高山牧场养牦牛。
因为没有路,从村中到牧场要走一天的山路,收购牦牛的商贩大都不愿来此。长期以来,修一条通往高山牧场的道路便成了硗碛藏乡老百姓心中的梦想。
2013年,村支书杨朝军和乡亲们多方筹集113万元,在年底修通了一期10公里的“通天路”,但这段路依然不能满足前往牧场管理牦牛的需要。那段时间,杨朝军经常到雅安市、宝兴县各个部门“化缘”,但所整合的资金“远远不够”。
2013年底的一天晚上,中国扶贫基金会灾后重建工作人员在《四川卫视》新闻中了解到嘎日村和通天路的故事,随后在宝兴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协调下与杨支书取得联系。经过实地调研、评估,基金会协调国际美慈组织投入96.1112万元修建10公里(全长20.4公里),最终实现了“路通牧场”的夙愿。
杨朝军所在的嘎日村目前有2万多头牦牛,在2013年10月通过了“有机认证”。村民们渐渐发现,自从这条路修通以后,牦牛卖的更好了,来这里游玩的人也跟着多了起来。
“没有通天路之前,我们往返牧场都要靠徒步,来回一趟一般需要一周时间(含留宿牧场),有时候还会有‘生命危险’(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路修好以后便利得很,几个小时就可以上去”。杨朝军介绍说,如今来村里收购牦牛的车子也可以自由往返,成本少了、机会多了。下一步,村民们希望能把牦牛肉卖的更远、更好,走出一条牦牛致富之路。
通天路开辟后,达瓦更扎这座“美丽的神山”不再遥不可及,驴友、游客增多了。11月,一位新华社记者登上达瓦更扎,盛赞达瓦更扎是“360度观景台”、“美过牛背山”,在文中写道:“通天路尽头地势陡险,视野开阔,既可环顾北面的四姑娘山、南面的帕格拉神山、西面的贡嘎群峰等名山,也可观赏云瀑、草甸、森林、湖泊、峡谷、藏寨等各类景观”,雪山日出、云海等风景引发了网友的热赞。
除通天路外,扶贫基金会还在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中援建了许多项目。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助理王军介绍说,截至今年11月底,基金会在四川省、雅安市及各县区扶贫部门协调支持下,在芦山地震灾区共确定灾后重建项目156个,已落实援建资金超过1.2亿元,项目类型涉及工程基础设施类、教育类、社区发展类(美丽乡村、小额信贷)、NGO合作及电商扶贫,覆盖雅安全市8个县(区),直接受益人口11.35万人。
达瓦更扎“通天路”
达瓦更扎自然风光实景
达瓦更扎山腰俯拍实景
达瓦更扎雪山牦牛实景
噶日村风景
噶日村内的五色经幡
嘎日村村民以碑文形式永记捐赠人
记者 李渝 彭超
热门推荐
更多>河北一大学拒绝“课堂低头族” 学生上课“人机分离”
乌鲁木齐一火锅店请百名环卫工免费吃火锅
母亲手紧紧拉住跳桥儿子20分钟
郭敬明豪宅曝光 在国内外有房产十几处(图)
南京紧张筹备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义乌陈村:水库紧挨露天垃圾场 影响水质村民饮水忧
山村建天险之上 村民进出全靠“铁篮子”
病房走进志愿者 缓解患儿焦虑多
广西藤县女子跳桥失踪引争议
男子自行报警称跳楼失足坠楼亡 坠楼瞬间惊人
【中国故事】摇滚人生
太原“文化墙” 百首唐诗错字达33个
秦皇岛18名大学生手挽手海中救人
山东一岁半男孩发烧后全身溃烂命悬一线
南京:7602件新征文物揭露日军侵华暴行
黑龙江小伙为韩国男孩捐献造血干细胞
复旦投毒案二审开庭
吉林现今冬首场雾凇美景 扮靓松花江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