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有座“活”的博物馆

来源:海口市旅游委
2016-11-10 10:43:42
分享

歌德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海口的骑楼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一场不曾落幕的音乐会。老街记载着城市变迁,好似一道展示城市往昔“活”的博物馆,细细品味每一条街道,仿佛穿行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建筑艺术画廊之中。

骑楼,是一种“上楼下廊式”的临街建筑,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岭南特色的建筑形式。建筑物一楼建成行人走廊,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走廊上方则为二楼楼层,犹如二楼“骑”在一楼之上,故称为“骑楼”。

1858年,根据《天津条约》海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英、法、德等国随后建起了领事馆等建筑。从此,海口逐渐变身为面向南洋的一个商贸中心,城市文化更是深受西方的影响。这时期需要一种能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城市建筑空间,骑楼于是应运而生。在这种背景下,上世纪二十年代,海口拆掉古城墙,拓宽街道,在海甸溪南岸逐渐建起了成片的骑楼群。

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海口市龙华区、美兰区,主要集中在中山路、得胜沙路、新华北路、新华南路、解放东路、博爱北路、博爱南路、长堤路、新民东路、新民西路、振东街、水巷口街等12条街区,骑楼街区总长3919米,总占地面积121.3公顷,较好地保持了原有的骑楼街区街道格局、尺度和建筑风貌。

海口骑楼老街的建筑有三种形式:1、欧亚混交文艺复兴式;2、欧亚混交巴洛克式;3、海口南洋式。骑楼一层多为柱廊式,一层廊下立方柱或圆柱,二层以上为长方形木窗,左右两侧立柱,额上装饰各种花卉、吉祥动物、五角星、菱形、方格等图案,部分有店名、用途、人名的标记和如意发财、风调雨顺的吉祥用语。

沿街骑楼多为“前店后居”或“下店上居”式的布局。骑楼一般采用商住一体的民居建筑形式,兼顾家居生活和商贸活动,还打造了居民与顾客共享的空间,自然开放且自由包容。楼房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连接,进而形成供人自由步行的长廊。长廊既可以替行人遮阳挡雨,又可以为商铺营造舒适的环境。走在骑楼下面,闲适舒爽,感受到的不仅是商业的繁忙,还能体味到浓郁的生活气息。

追溯起来,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古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欧洲殖民者后来在印度建起了能够阻挡强烈日照的骑楼,欧洲建筑风格中逐渐渗透进亚洲的建筑特点。这种建筑形式随后也传入东南亚。19世纪,下南洋的琼籍人士又将这一种建筑形式带回了海南。

海口老街的骑楼,一般为2-4层,进深约30米,分为廊部、楼部、楼顶三个部分。骑楼设计建造者面对西方建筑,除了吸收一些结构方式和布局方式外,还大胆借鉴各种装饰样式。这种对西方建筑创造性的模仿和改良,使得骑楼在和谐统一中不乏参差有致的变化之美。

要说样式保留最多的骑楼老街,则非中山路莫属。这里经过修旧如旧的改造,骑楼一幢接着一幢,非常壮观,可说是一处“活”的建筑博物馆。

骑楼最令人惊讶的是其立面装饰的丰富多彩了。从骑楼的立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代表性的中式传统浮雕、砖雕花饰图案,如龙凤松鹤、荷花莲藕、梅兰竹菊、回纹圈绳、福禄寿等;罗马柱、圆拱形窗等西方建筑细节也随处可见。

伊斯兰式、哥特式式和南洋式是海口骑楼建筑里常见的几种建筑风格,也还有古罗马券廊式、巴洛克风格的骑楼建筑。

据不完全统计,仅骑楼外墙上各种中西花饰构件浮雕图案就达上万个,楼顶多建有山花和女儿墙。山花是在立面上的一种缓坡的三角形山墙的花饰,有意设计成曲线型和半圆形,是屋顶的重点装饰部分。山花两边的矮墙,便是女儿墙,俗称“风洞墙”,造型主要是欧洲巴洛克式,多为横向三段对称式,组成一条条波浪般起伏的天际线。在女儿墙上开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它形状的洞口,预防台风袭击,减少对建筑物的风负荷。这又是南洋地区的独特且有创造性的形式。骑楼富于变化的建筑形式,丰富多彩的装饰内容,丰富性与独特性并存,正是建筑形式上欧亚混杂、中西合璧的结果。

斑驳而又雕满图案的墙面、形态多样的女儿墙、充满闲情的露台、制作精美的窗棂。漫步骑楼老街,仿佛在逐渐翻开海口的往日画卷。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