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据相关资料,它初步形成于19世纪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史。2009年6月10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揭晓,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海口骑楼老街 吴平摄影
海口骑楼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骑楼老街)位于海甸溪南岸,长堤路以南,龙华路以东,和平路以西,解放西路、文明中路以北,地处旧城区中心地带,主要包括得胜沙路、博爱北路、中山路、新华路、长堤路等五条老街,是海口城市的重要发源地。
海口骑楼街区源于海上贸易与航运的发展。当时海口海运航线可到达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贡、海防以及香港、厦门、台湾、广州、北海等。因而活跃于东南亚与大陆沿海区域的商户和劳工成为携带和传播南洋文化的载体,也将各地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到海口,形成了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欧亚混合的城市风貌。其中不仅具有浓厚的中国岭南传统建筑风格,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
而海口最早地名已不可考究了,历史记载中,“海口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由于港口贸易的兴起,为防海盗袭扰,明代建起了方圆仅0.48公里,后慢慢在城内形成了东门街、西门街、四牌楼街、振龙街和龙牙巷等多条石板路面的街道小巷,城外则形成了振东街、水巷口街、得胜沙街、义兴街等街道。随着贸易和海运的逐渐开辟后,海口被辟为国内外的贸易口岸。“帆樯之聚,森如立竹”,正是当年海口开埠后港口热闹景象的真实描述。
海口骑楼老街 黄一鸣摄影
1924年,海口拆墙扩城,城区面积由原来城内的不到1平方公里扩大了许多。第二年,拆城墙的石头被用来筑成长堤,这就是如今的长堤路。当时的政府扩建原来天妃庙前的庙前大街,并改名为中山路,长388米,原西门外顺城墙位置的街道被扩成今天的新华北路和新华南路。原所城内的南北大街被拓为博爱路,东西方向则被拓为新民东西路。“商贾络绎、烟火稠密”,城市马路的形成、沿海贸易业的繁荣、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使这一带成为海口的闹市区。
骑楼作为一种外廊式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的,甚至可以追溯至2500年前的世界经典建筑古希腊的“帕忒侬神庙”、中国的孔庙和书院建筑。由于海南独特的强晒多雨气候条件,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在海口“外沙”一带(即现在的博爱路、得胜沙路)建造市场街时,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叶落归根”,携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终生。祖辈们在带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时,海南也由此出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那时,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落毗连一起,店屋前连廊连柱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即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所。骑楼,成为了当时的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海口最早的骑楼建于1849年,地点在四牌楼街又叫城内街,就是现在的博爱北街。据统计,海口的骑楼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骑楼式建筑200余座,主要集中于博爱路、中山路、新华北路、得胜沙、解放路等五条老街,其中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较为完整的骑楼式建筑最多,约39座。
海口骑楼老街 刘小利摄影
骑楼建筑具有浓郁的欧亚混合特征,建筑风格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骑楼沿街道两侧临街而建,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每栋高二至四层,进深二三开间。在建筑美学上,楼的宽和高符合审美比例。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体现了独特的风韵。墙体上的彩瓷花卉图案、女儿墙、骑楼、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风格,具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上面安放着吉祥物。建筑结构上,具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响。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行人逛街时可躲避风雨烈日,一边悠闲散步,一边从容地看货购物。
骑楼也吸收了华侨在南洋见到的重视门廊的巴洛克建筑风格,但海口骑楼借鉴更多的是装饰风格。比如屋脊的山花,圆拱形窗和穹雕等,一般采用坚挺而华丽的装饰符号。具体的形象元素却多是东方的山水、花鸟或人物。有的还组成连环画,或诉说创业故事,或寄寓吉祥。边框一般采用传统的万字格。有的柱体使用西式的虫迹饰纹或浮凿毛石,二楼以上的窗户则用链状饰纹予以统一。骑楼下的空间不高,因为它屏弃了巴洛克风格以宏伟门柱廊挤压与顶楼之间比例的处理方式,体现了实用性的商业原则,而不是夸张失重的宗教原则。
至今这些建筑仍然发挥着海口市旧城老街的主要商业功能,形象地记录了海口市由无到有,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沿海大都市的历史,体现了海口城市区位与东南亚一体的热带地方特色。(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