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欧洽会项目配对洽谈会在蓉举行 签订5个合作备忘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1-05 20:14:16
分享

第十一届欧洽会项目配对洽谈会在蓉举行 签订5个合作备忘录

11月4日,“一对一、面对面”的项目配对洽谈会上,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成都)与意大利、英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签订五项合作备忘录。

11月4日,作为历届欧洽会重点活动,“一对一、面对面”的项目配对洽谈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天府厅举行。配对会上,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成都)与意大利、英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签订五项合作备忘录,将在商务、技术、经贸、投资等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使之成为中欧合作的重要窗口,并促成多国在技术转让方面达成更紧密的合作。

在欧洽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的基础上,中欧双方共同希望深化欧洽会平台合作、深挖双方合作潜力,进一步推动中国西部与欧洲的互利发展。围绕第十一届欧洽会的主题——“开放合作、绿色发展”,来自中欧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ICT、机械制造、商贸、农业、旅游等领域共550余家企业亮相配对会,参与对接洽谈,实现配对800余场。

五大合作备忘录签约 为合作搭建更广阔平台

配对会上,首先进行五大合作备忘录签约。不同于往年具体的项目签约,今年的签约内容注重更广泛、更多元平台的搭建。成都高新区科技局与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签署协议,意大利将入驻中欧技术商务合作平台;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成都)与英国英中经贸发展中心就进一步加强中国西部与英国在技术创新、经贸、投资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成共识,协议的签署将使该中心成为中国与英国合作窗口;韩国Edresearch研究院与风险投资协会也分别与欧盟项目创新中心签署协议,今后将在欧洲企业网(EEN)框架下实现技术转让方面更为紧密的合作;俄罗斯青年创新中心与成都高新区青年联合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将进一步促进以成都高新区为代表的中国西部与俄罗斯在技术创新、经贸、投资等领域的青年交流,努力打造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的广阔平台与重要窗口。

“通过签署意向协议,我们将正式入驻成都高新区,并设立首个中国代表处,积极促成与中小企业间的国际化和创新合作项目。”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CNR)负责人就此次签约后将达成的具体措施作出说明。该委员会是第一次来到成都参加欧洽会,与他们一同前来的还有意大利西西里大区副主席玛丽埃拉•罗•贝洛率领的近30人的西西里官员和企业代表团。由意大利西西里工业联合会和西西里创新联盟共同组织的企业代表团,主要来自旅游和食品饮料行业。本次来蓉是意大利西西里地区第三次参会,也是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将成为西西里大区与四川下一个五年国际化合作的重点项目。

在签署的五项合作备忘录中,有两份都是在EEN的合作框架下进行。作为全球覆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服务性平台,EEN业务覆盖全球54个国家,拥有600多个技术转让和商业合作组织和超过100万家中小企业,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经贸支持等服务。该机构于2011年正式落户成都,设立了“欧洲企业网中国西部中心”,并在欧洽会期间举办“EEN全球合作伙伴工作会”,助力成都提升在全球中小企业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今天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成都)与多国商会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将在未来有力推进中欧企业的合作共赢。”EEN中国西部中心负责人对此次达成的多项合作充满了期待。

节能环保成为亮点 成都新材料公司颇受关注

本届欧洽会着力于寻找中欧在绿色发展方面投资、贸易和科技领域全面合作的契合点和新机遇,聚焦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ICT、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旅游、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汇集中欧政、产、学、研各界的智慧与能量,进一步促进成都及中国西部地区对欧洲市场的了解和信息交流,挖掘双方企业的合作潜力。

此次配对会上,多家欧洲的节能环保企业在现场进行产品推介。来自波兰的Telbil公司专注研发垂直风力发电设备,其总工程师Krzysztof Janowski专程来到成都参加此次欧洽会。他说:“我们的垂直发电设备不受地域条件限制,即使在风力不大的地区也同样可以实现有效的风能转化,自2010年起经六年潜心研发,到今年7月已经实现投产制造。根据最新的市场分析,我们的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对于未来市场我们充满信心。”据介绍,该发电设备已得到了来自中国昆明、南充的几家电力公司关注,并表达了合作意向,下一步将就具体的技术问题进行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配对会上,来自成都高新区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众多优秀企业吸引了大量欧方企业的关注。四川梅塞尔科技有限公司是成都高新区的一家环保科技类企业。该公司新材料及助剂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Pbm新材料工艺,致力于通过“塑化成型技术”,将常见的农作物秸秆粉碎加工成家具板材,从而减少秸秆焚烧、森林砍伐,真正实现绿色环保。

“我们的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塑化成型技术可让材料中的农作物秸秆含量达到70%以上,是一种自身可以熔融塑化的新材料。”梅塞尔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倪晓玉向记者介绍了公司的领先技术,“已经有来自俄罗斯、德国、匈牙利等多国的公司向我们表达了合作意向。”

来自俄罗斯的Lanotek公司对于梅塞尔公司带来的新材料样品颇感兴趣。详细询问了该材料的制作过程和技术要求后,其负责人Anton Kirillov表示:“俄罗斯有大量的秸秆原材料,如果能将此技术引进到俄罗斯进行材料生产,将有效利用俄罗斯秸秆资源,更可将生产成品出口到蒙古等中亚木材稀缺地区,大大减少当地的木材砍伐量,更好地保护当地森林资源,实现多国互动的生态环保体系。”据悉,梅塞尔科技公司已与6家欧方企业形成初步合作意向,有望在接下来的沟通中继续就如何实现技术转移与合作达成相关协议。

蓉欧合作再升级 开启国际化发展新征程

“项目配对洽谈会以‘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为中欧企业搭建起良好的交流平台,实现了极具效率的沟通,大大提升了企业之间的配对成功率。”成都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总裁代伊伶介绍说,本次配对会得到了欧盟委员会及成员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共吸引来自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波兰、匈牙利等14个欧洲国家(含13个欧盟成员国)超过150家欧方企业参与。与此同时,成都市和四川其他地、市、州400余家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ICT、机械制造、商贸、农业、旅游等领域的企业也积极参与配对。

据统计,欧洽会已连续举办十届,累计参会的欧方企业已达2650余家,中方企业已达4800余家,成功安排企业配对洽谈23000多场次,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1659项,并已发展成为欧盟成员国参与最多、欧方企业参与最广泛、中欧交流规模最大的投资、贸易和技术创新合作盛会之一。欧洽会在推动西部企业国际化以及促进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代伊伶说:“欧洽会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与欧盟成员国之间重要的外交平台、科技经贸合作平台和投资促进平台。通过欧洽会的牵线搭桥,成都与欧洲在过去的11年间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不仅促成了蓉欧在铁路、航运方面的合作,更搭建起多国商会合作交流的平台,为蓉欧各国的企业拓展市场,实现了互利共赢。”(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