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总队老兵李文举:兵心可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1-04 15:45:23
分享

中国日报网石家庄11月4日电 一阵秋风拂过,金黄的树叶,打着旋儿从空中飘飘而下,落在绿色的植被上,绿意丛中一朵朵红花迎着朝阳怒放,红花环绕的修理所中一颗兵心一心向党……一直想去采访李文举,一名1990年入伍的老兵,也是河北总队最年长的“兵王”。谁知去了中队,未见其踪影,指导员说,老李在车场修理车。与中队战士们聊天中了解到老李深得兵心,大家纷纷说老李爱“钻”,老李很“抠”,老李不“老”,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了老李“兵心可鞠”背后的故事。

老李爱“钻”

终于慕名而来,来到了修理所,看见三个战士在修车,不!是四个人,原来有一个“钻”进车里了,这个班长背向我坐在运兵车的大前轮上,整个上半身几乎弯的与双腿平行了,歪着头专注的在修车,仿佛与车融为了一体,丝毫没察觉我的靠近。我伸着头仔细看老李如何修,他吩咐小班长拿固定夹的一回头,猛然发现了我,挺起身跳下车轮,冲我腼腆的笑了笑。

眼前这位鬓角斑白,额头满是皱纹,一手油污,个头不高的老班长,记者心中“兵王”高大上的形象瞬间消散。说实话,如果脱去这身军装,老李更像田里耕作的农民,或是车间劳作的工人。

可别小看老李!年方44岁,入伍26年,肩章上三道粗拐,与他同年入伍的战友有的已是两杠三星。李文举虽然是个兵,但在修理班是出了名的“车专家”,一鸣惊人的就是大家相互传颂的“李班长用耳朵也能修理汽车”。

这要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说起,在秦皇岛赛区对抗演习中,老李作为安保人员参加了此次演习,一天老李正在二楼午休,听到楼下一个司机“当啷当啷”启动车几次没成功,老李起床下楼想帮司机修修,没想到司机不相信老李的水平,司机说这车是在北京专门保养的,一般人是没有资格来碰的。原来这车是总队通信保障车,保障车的卫星天线至关重要,车必须在演习前到达,司机提前一个小时动身想前往去保障,没想到紧急关头车无法启动,急的司机满头大汗。老李没等司机同意,靠近油箱听了听,判断是油路问题,找来工具卸掉柴油滤芯,果然是不通油了,柴油渣儿把滤芯孔堵满了,手头没有专业清理刷,老李就找来纸巾小心翼翼地擦拭干净,重新安装上,启动车,车动了,司机大吃一惊:李班长用耳朵也能修理车!对老李刮目相看,连连感谢。事后司机问怎么听听声音就知道故障在哪了,他嘿嘿一乐:“我平时就钻研这个了”。

一个“钻”字道出了多少日日夜夜的热爱与专注,有道是“绝活都是练出来的”。李文举入伍之前没接触过汽车,入伍后,看到老班长勒景会基础理论讲的头头是道,维修技术呱呱叫,内心非常羡慕,立志要做一名出色的修理工。

然而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对汽车知之甚少,要想当个修理工,无异于难于上青天。求知若渴的他,为了大补自己的专业知识,自学电工基础、钳工基础、汽车结构与原理、发动机故障100问等专业书籍,一页页学习,一遍遍思考,看不懂就记下来,一点点钻研,一滴滴积累。他的休息时间不是到书店查阅资料就是到地方修理厂去学习,技术人员核心修理技术不愿教给他,他就硬着头皮,端茶递水不离左右打下手,脏活累活抢着干,对地方人员的讽刺挖苦,他充耳不闻,在一旁偷偷的学、默默的记。已经退役的班长靳景会回忆说:“老李刚来时,钻研起来就像一个‘疯子’,休息时间不是在那埋头看书就是泡到修车间,如果出营区那一定是在修理厂‘偷学’地方老师傅们的‘绝招’呢,呵呵”。迄今为止老李撰写修理业务笔记、心得体会20余本,翻看他的笔记仿佛看到了老李昼夜在桌畔埋头钻研的身影,那些工工整整的字迹,详细的分析说明,精辟的总结概括都是老李这么多年辛苦所得的钻研成果。

老李在大家的心目中就是一个爱“钻”的怪人。别人在修理车时遇到难题就皱眉头,他是遇到问题越难就越兴奋,大家都去休息了,就他自己还在那装了拆,拆了装,一遍遍试,一遍遍琢磨,有时候拆装起来不分昼夜,学不懂学不透绝不罢休,甚至睡觉时满脑子都是车辆系统图在浮现。他总说:“凡事经不起琢磨,这些重难点问题啊看着是挺繁琐复杂,实际上只要卯足劲去钻研琢磨它,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就来三遍……只要有信心有恒心肯钻研,什么也能攻破。”

就凭他的爱钻研劲头,在实践的过程中,他摸索总结出了 “听、看、闻、摸、断、敲” 故障判断六步法。通过以上六步法绝大多数故障都“手到病除”, 先后参与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秦皇岛赛区安保、“利剑”、“卫士”系列演习、总部应急保障现场会、总队赴沈阳仓库请领武器弹药等任务的车辆和技术保障工作,多次荣获个人三等功;2010年凭借精湛技术荣获总部“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他经常讲,能看到“瘫痪”的车辆重新跑起来,是他最高兴的事。

入伍26年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夜夜,老李除了休假回家,就是在单位钻研车。别人悠闲娱乐,他钻研车;别人聚餐会友,他还在钻研车。他像着了魔一样,一头钻进车的世界里。2014年荣登《武警后勤》杂志封面人物,2015年被总队评为“燕赵武警十佳卫士”。就这样,他也“钻”进了每个战士的心中,成了大家的“老班长”“老师傅”。

老李很“抠”

老李很“抠”,有多抠呢?身边人讲啊,老李的衣服破了,不买新的,一两元买来针线,一针一线把破的洞缝合继续穿;老李不玩游戏不玩微信,如果不是多年用的小手机“年老退休”,老李还不换,1000元不到的新手机,老李当宝贝一样护着;从入伍至今从没买过零食,更从未买过一件中高档物品,除了买点日用品外,其余的钱全部寄回家贴补家用,从不乱花一分钱。

老李不只在生活上节俭,在修车过程中,对修理经费的使用也节俭到了“抠门”的地步。修车使用的很多专用工具都是他想法自己造的,比如活塞环卡子,是比对着旧的用一片薄铁皮卷一点点手工打磨制成的,卸缸套用的拉拔器是利用废螺丝和铁板摸索着配套组装试了一遍又一遍改造成的。对车辆配件的使用上,他修旧利废,能修理后继续使用的绝对不买新的换,省零件钱;有时为修理一个几十元的小配件,能用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来琢磨自己修,只要自己想法设法修的绝不请地方师傅修,省手工费。有一次车不能熄火了,断油电磁阀烧坏了,由于车型号老旧买不到匹配零件,李班长就自己琢磨拉根线,把断油阀和驾驶室连起来,手动熄火,鼓捣了一下午。

要说起“抠门”节俭经费,大家不得不说的就是老李“六根连杆只换一根”的奇想。2002年有一次大修车,车由于严重进水,有一根连杆坏了需要更换,按照老办法应该六根一起换,老李为节省开支,提出了只换一根的大胆想法,大家都感觉不可行。但他坚信此方案可行,于是就开始了他的一根连杆寻找之路,按照理论来说,六根连杆体重大小必须相差无几,他自带旧连杆和电子秤去汽配市场买,一个一个秤一个个比较,终于选好一个与旧连杆差不多的,还没来得及高兴,麻烦事就出现了,汽配市场都是一组一组卖的,不单卖一根,这可怎么办?老李想如果不行就去“磨磨”老板吧,为省钱值得,与老板左说好话右陪笑脸,想尽各种说辞来说服老板只卖一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啊,老板经不起他一个多小时的“磨”,卖给了他。按照标准要求,为保持各连杆间的平衡和其自身的平衡,各连杆误差不得超过0.8克,他拿锉刀给新买的连杆打磨加工了三四个小时,用称一称符合标准,安装好后发动机运转正常,跟踪多年未发生任何故障,大家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仅此一项就节约经费800多元。入伍26年,老李大修车辆800余辆,排除各类故障2000余台次,为部队节约经费200余万元。

说起老李的“抠”啊,老李的爱人更是深有体会。在部队,老李是官兵公认的拼命三郎;但在家人眼里,他却是个“不孝顺”的儿子、“不称职”的丈夫,“不合格”的父亲。老李爱人告诉记者,老李“抠”起来也是让她挺无奈,年休假时假期一满立马返部队,绝不在家多待一天,老李把精力和时间都给了部队,“抠”的没有一次专门请假回来看看她们娘几个。老李的家乡在安徽省临泉县一个小村庄,父母已60多岁,弟弟常年在外打工,两个孩子没人照顾,就落到了老李爱人一个人的身上,一边种地一边养育三个孩子,一边照顾两个年迈的老人,生活的艰辛一言难尽。2004年老李的老母亲突发脑血栓住院治疗,父亲又因关节炎生活不能自理,这个家可谓雪上加霜,老李爱人每天骑自行车十几里路往返于家和医院之间,半个月时间人都瘦了一圈,每每提起这事,老李爱人都会泪流不止,“有时候我恨不得像孙猴子一样,一下子变成好几个人……”然而这位农村妇女哭完了,却说“虽然老李顾不上家,嫁给了他,就愿意照顾他一家老少,抱怨归抱怨,我依然默默支持他的选择。”

老李把无限的慷慨献给了部队,却把难以启齿的“抠”留给了家人,二十多年一如既往的默默地做一个老兵,以身作则地修理着部队来来往往的车辆,无怨无悔一年又一年。

老李不“老”

走在基地清晨的小路上,秋风吹过,秋叶纷纷,叶子一片一片飘落在地上,带着秋天独有的魅力……前方四五个战士,正在打扫营区卫生,走近一看老李也在其中呢,他如普通的年轻战士一样,除了满额头的皱纹,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现任政委周运钊与记者开玩笑说:“老李啊,比我年龄还大,真正的老士官,但是他呢,从不摆老资格,不要照顾,反而时时处处当标杆、做表率,与年轻的士兵一样同吃同住,不搞任何特殊。难得啊!”

光阴荏苒,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如今成了中年模样。老李老了,但是他心不老,处处想在先,做在前,始终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模范的典型。2006年8月份,刚刚修复的一辆车需要试车,由于场地的原因,老李带着几名修理工开车来到了石黄高速,刚一开始状态良好,然而在行驶约五十公里的时候,发动机缸体内有异常响声,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吓得他们出了一身冷汗,急忙停车。经过检查,初步推断可能是连杆与曲轴连接处的“大瓦”出了问题,需要拆开油底壳进行鉴定。当时正值大伏天,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地表温度达到了六、七十度,其他人都感觉无法忍受炙热的地面和发动机热浪的烘烤,不愿去修,而他却义无反顾地拿着工具钻到车下,放油、卸螺丝、调试、检查……一直躺在车底的他,汗珠直滚而下,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由于频繁出汗,没水补给,老李的嗓子好像下一秒就会冒出火花,含一口水箱中的备用水,紧闭嘴唇保存水汽,继续维修车。大家被他的这种不畏酷暑、一丝不苟干工作的精神所打动,纷纷加入维修行列,圆满完成试车任务。

老李不仅在本职岗位上处处模范带头做表率,更把单位当自家一样去爱护和维护,总是用实际行动感化身边人,带动大家一起努力进步,为部队做贡献。2015年6月的一天,下水管道堵了,阵阵恶臭散发出来,其他人都捂着鼻子绕道走。但他想的是单位是我家,身为家里一份子,就要尽心尽力把家建设好。于是他找好工具,顶着恶臭去疏通,没多久眼泪都熏出来了,喉咙里一直在犯呕,有一种随时可能窒息的感觉,但他强忍着,先后反反复复上来十次,用了两个半小时,终于把下水管道疏通。尽管他恶心的几天吃不下饭,但他未抱怨一句,从未向领导说过只言片语,默默地做一名普通老兵应该做的事。

这么优秀敬业的人就会有人想着“挖墙脚”,2006年有一家大型修车厂通过他的战友找到了他,愿意接收他为正式职工、月薪是他当时工资的3倍、还有其他优越待遇,多次发函邀请他提前退役去公司上班。有些战友也劝他,去干吧,这样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当时工资才1200元左右,家里生活条件比较差,家人也特别想让他去,但被他直言拒绝,坚毅地回答:“没有部队的养育和组织的栽培,哪有我的成长进步;只要部队需要我,我一天都不离开!我哪儿都不去!” 2010年底,李文举又一次面临走留抉择。一家地方汽车修理厂老板慕名而来,承诺年薪15万元聘请他,可老李还是选择留队。

44岁的老班长,26年与年轻的战士们一样,严格按照部队一日生活制度落实要求,带头干活,亲力亲为,这是种怎样的坚持?又是种怎样的感受?站在老李面前,虽然他个头不高,但是我突然如仰慕一座高山一样,他的精神,他的品德,他的人品,令我扬叹不止。但是老李又很普通,他自己却说:“我就是一名普通的兵。”再多的语言,再多的故事也无法表达老李军旅人生的意义,就像生命的广度与长度无法相比对一样。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