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党建是第一保障”。在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富县提出“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党建工作已逐渐成为富县经济社会奋力前进的强劲“动力引擎”。
“党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里党旗飘
“党建引领、服务凝聚、合作富民”是富县党建工作的一个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富县结合县情探索出“党建+专业合作社”这一富民辐射引领“基地”。
“你看,这是自家闲置的空房子,这是合作社帮扶种的400棒蘑菇,现在已经盈利了……”看着长势喜人的蘑菇,田军战掩饰不住喜悦。老田家是富县富民专业合作社帮扶带动的一个精准扶贫户。
紧邻包茂高速的富县富民专业合作社
富县富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小宇,是个有着8年食用菌种植经验的行家。2016年,乘着“党建+精准扶贫”这股东风,王小宇在富县茶坊镇史家坪村发展合作社基地,辐射带动精准扶贫户11户。“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只要肯吃苦,没有过不了的日子。”对于自己帮扶的扶贫户,王小宇很有自信带领大家致富。
“我们公司现在已为30个贫困户提供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一整套扶持。”富县富鹿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高峰也有着骄傲的成绩。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也是富县要富民的理想,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富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浩军说道。
富县在深入调研思考中,提出“党建+专业合作社”的思路,通过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党员个人示范合作社、企业辐射引领合作带动,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组织领导、政策引导、示范带动作用,凸显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工作中的领导作用。目前,全县已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55家,吸纳村民2570户。
“党建+精准扶贫”:同心并蒂花更红
“扶贫给‘输血’,解决农民生产生活面临的燃眉之急;党组织发挥作用,就能有效激发贫困村子的‘造血功能’。”走进富县的大小乡镇,无不呈现出党建与扶贫落地生根、互融互促、同频同振的繁荣景象。
“多亏了高小军,我这养鸡的事才落定,成活率还达到了90%。”牛武镇申家沟村的周元帅感激地说道。高小军是申家沟村的党员,也是有着多年养鸡经验的能手。今年,他帮助扶贫户老周联系鸡苗,盖鸡舍,做防疫,并传授经验。
长势喜人的扶贫羊
“年底我这羊和鸡都能卖上钱了,我们家欠的债也能还上了。”茶坊镇白草洼村高秦川高兴地说。高秦川是富县统战部单位包抓的扶贫户。针对高秦川的情况,统战部为其提供了200只鸡苗和5只羊。
在“党建促脱贫”思路指引下,富县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党组织搭台,全社会参与,合作社运作,贫困户受益”的“党建+精准扶贫”模式,使政治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激活脱贫链条,使党建与扶贫“花开两朵”而又“同心并蒂”。
“党建+环境卫生整治”:美丽乡村入画来
走进富县直罗镇宽坪村,一台挖土机正在清理堆积于村口道路上的建筑垃圾。沿途,有村民在清扫道路,也有的在清理绿化带内的垃圾,还有的在清除小广告……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今天是我们村的大扫除日,每个党员在自己的责任区带领各自所包抓的村民整治卫生,大家都很积极,到月底还要进行一次评比。”村支书赵得军对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很是满意。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是过去人们对于农村环境的形象描述。可如今行走于富县农村的大街小巷,你会惊喜地发现,这里的乡村环境正发生着“华丽蝶变”。
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
缘何如此?近几年,富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摸索出“党建+环境卫生整治”模式,以党建助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带动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该模式明确了责任和任务,党组织联系党员,划分党员责任区;党员包抓群众,与群众签订责任书。每名党员对各自“责任田”全方位负责,并建立激励评比机制,确保动力。
“党建+社会治理”:“软”党建遇上“硬”治理
“执牢党建这个‘牛鼻子’,谋划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当“软”党建遇上“硬”治理,富县的“党建+社会治理”工作理念便成型了。
富县在推行“党建+社会治理”模式中,将党建这个网格与社会治理网格有效融合,使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主心骨和领头羊。
2014年,富县大力推行“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干部联村”便民联动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自“两说一联”便民联动机制推行以来,通过说事说法,“有事一叨叨”,群众矛盾怨言少了。而这一过程中,党组织发挥的作用正弥补了行动上的短板。
据了解,“党建+社会治理”模式已成为富县一项常态化工作。通过这一模式,及时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中,确保社会安定有序。该县已连续7年被评为信访“三无县”。(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