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国专家来蓉谈非遗保护 3场非遗讲座为市民开放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9月11日,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重要环节——非遗国际论坛在成都开幕,以“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的80余位专家学者。论坛将持续到12日。
论坛设立“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文化变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造”、“现代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养”3个议题,计划通过研讨交流达成共识性认识,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履约能力的提高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传承性具有重要意义,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表示。
不同于往届,为了让大众更了解“非遗”,参加第五届非遗国际论坛的部分专家不仅会在高学术水平的论坛上讨论,还将走入百姓当中,举办三场与非遗文化相关的讲座。
9月13日,悉尼大学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系主任、澳大利亚国家研究理事会“未来院士奖”学者卢端芳将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传统建造技艺再生之道”讲座。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文化专家、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师拉胡尔·戈斯瓦米也将在四川大学开讲“文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未来(Culture and the futur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此外,9月19日,《汉声》杂志创办人之一和该杂志总策划黄永松将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就“民间手工艺的活化与保存”举行讲座。
而在本届非遗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组委会还邀请了省级、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到论坛的现场进行蜀锦、蜀绣、茶道、香道的演示,与蜀锦、蜀绣一同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竹编、漆器等极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品也在论坛现场亮相。
据郑晓幸介绍,截止目前,四川全省有联合国非遗项目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39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9人,川剧、四川曲艺、蜀锦、蜀绣、成都漆艺、泸州油纸伞、绵竹年画、自贡灯会、青神竹编、雅安藏茶、藏族唐卡、彝族火把节、羌绣等一批具有四川民族地域特色、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以往四届非遗国际论坛形成了《成都宣言》、《成都共识》、《成都倡议》和《成都展望》等纲领文件,本届论坛则将由四川大学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把与会专家在论坛上发表的论文进行收集整理,汇编论坛论文集,该论文集将被作为第五届非遗国际论坛的成果永久留存,也将为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珍贵资料和参考。据悉,该论文集预计将在2016年整理完成并出版。
作为非遗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国际论坛一直备受关注。自2007年至今,已有4届非遗国际论坛在成都顺利地举行。“可以这样说,成都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方面,已经形成了传统,拥有了宝贵的经验。”第五届非遗国际论坛主席朝戈金说。
热门推荐
更多>- 不得民心
- 世界上最性感的脱衣舞娘
-
设计师给儿子做了一个会变形的蛋糕
- 世锦赛温馨一幕:“肇事”摄像师送博尔特手链 飞人竖大拇指
- 梅西的保镖当年抢过500家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