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1个区(市)县教育联盟促全域成都教育均衡发展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8月20日,《成都市教育局关于深化区域教育联盟发展的意见》出台,成都市教育局在几年以来的区域教育联盟实践基础上,把全市21个区(市)县区均纳入联盟,推进教育在全域成都的均衡发展。
《意见》共四个部分,包括总体思路、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核心部分是“主要任务”,即区域教育联盟的主体内容:优化区县教育联盟框架、夯实学校结对发展基础、严格人员双向交流制度、扩大名优学校辐射范围、强化资源远程共建共享。
优化区县教育联盟框架方面,《意见》将成都天府新区纳入联盟建设,以实现联盟在21个区(市)县的全覆盖,强调既体现“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又体现“双向互动、优势互补”,重点强化和要求联盟间按照“平等互补、联动共享、特色发展”原则,推进整体合作、共同谋划和统筹推进。
《意见》还指出,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为作为结对重点,突出通过结对实现名校、优质学校资源的共享。强调结对学校在学校管理、教学教研、干部教师、学生教育以及其它教育资源的交流与互动,促进联盟间跨区域干部交流工作与县域内干部教师交流制度相结合。
同时,《意见》还强调互联网在区域教育联盟中的利用,引导优质教育资源远程共建共享,包括加强两地优质数字资源及其共享平台建设;远程互动教室建设;教师教研等网络平台交流;鼓励有条件的联盟或学校借鉴网校(网班)发展模式等。
据了解,2012年以来,成都市全市20个区(市)县(含高新区)结成10对“一对一”教育联盟,10对联盟框架下学校结对256对,参与的中小学校480所。2013-2014学年度,10对联盟跨区域互派干部教师共计1105人,2993名骨干教师与4546名农村学校教师、青年教师结成师徒。两年来,区域教育联盟的运行有效突破了教育区域界限、圈层界限,一定程度打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障碍,有效促进了“全域成都”教育的大融合、大均衡。
2013年,成都全市19个区(市)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督导评估,实现县域内校际之间的均衡发展。校际均衡基本实现后,需要持续推进和关注区域、圈层、城乡均衡,促进教育圈层融合、三圈一体发展。与此同时,2012年以来区域教育联盟发展需要根据形势和要求进一步完善,这是此次《意见》出台的背景。
热门推荐
更多>



- 中国道协否认发谴责《道士下山》声明:对影片持包容心态
- 工作也是围城 毕业三年你“跳”了吗?
- [晒照文化] 晒与不晒 我都在那里
- 周末收视:“跑男”破5创新高 “花少”小幅提升
- 《盗墓笔记》编剧:被吐槽我们一点不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