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岛修车工“改行”修路 老张举动挺可敬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中国日报网河北频道秦皇岛7月29日电 几天前的一个清晨,沉睡了一夜的城市刚刚苏醒,海港区民族路与北环路交叉口“金嘉国际”西侧的非机动车道上,多了一个穿蓝白条纹衫的身影。
他蹲在地上,一手锤子、一手凿子,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敲打,扬起一阵烟尘,路面上的一个凸起的水泥块变平了。
“快看,那‘怪老头’又来了。天天这个点,比闹钟都准时。”在路口卖煎饼的张女士和隔壁摊的大姐念叨。
“怪老头”叫张启怀,今年63岁,是个修车工。
“修车的咋‘改行’修路了?”大家的问题把老张问乐了。
“前段时间,我骑自行车打这儿过,车一颠,差点把我摔个大跟头。”老张说,他下车一看,原来“捣蛋”的是路面上一处凸起的水泥鼓包。
后来,他骑车在附近绕了一圈,发现在路两侧的非机动车道上,不少地方都有这样的水泥鼓包。高的七八厘米,低的也有两三厘米,面积最大处,一连十多米都是凸起地带。“估计是道路施工时水泥车漏下来的。”
热心肠的老张记下了这件事,上个月开始,趁着早晨人少好干活,他就骑十多分钟的自行车过来修路,“每次干一个多小时,干完买个煎饼回去出摊。”
凸起处已经与路面融为一体,有时候凿几十下才能弄下鸡蛋大小的一块,把老张的手震得生疼。而且,这活还很磨人,干一点儿往前挪一点儿,就跟绣花一样,“光传输局门口就干了6天。”老张说,门口的保安也是个热心肠,帮着他把凿下来的水泥块给运走了。
有时,计划赶不上变化,“头天看好打算弄的地儿,早起过来就发现有人停车了,得等人家把车开走了再弄。”
“你管这块啊?”过来过往,总有晨练的人把老张当成道路养护工打招呼,老张“哎”一声也不解释。
“早先这路一点儿也不平,我推着煎饼车还得留神脚底下,有两回还差点崴脚。”煎饼摊的张女士说,多亏了老张,帮大伙儿把障碍铲平了,“这老头挺可敬。”
“上岁数,觉少,在家待着也没意思,让大伙儿都好走点儿,就当是锻炼身体了。”清晨6点多,阳光洒在老张身上,他把工具扔到旧车筐里,摘下沾满了灰的线手套,“也该回家出摊了。”
热门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