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还有哪个必须马上就办的工程?政协委员:新科学馆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深圳新闻网5月30日讯(记者 张玲张钊)来自科学技术协会界别的委员孙楠(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和学会部部长),在六届政协一次会议上发言,提醒深圳人别忘了,深圳的新科技馆建设酝酿了14年,至今仍是空中楼阁。它也是深圳必须马上就办的一项工程。
建言:酝酿14年新馆仍在图纸上 委员呼吁“马上就办”
科学馆与深圳市政协就隔着上步中路,上个世纪80年代,科学馆成为深圳代表性的八大文化设施之一。科学馆始建于1983年,1987年建成,当时的规划设计是按照深圳市的人口规模100万来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的。30年过去了,深圳的总人口超过了千万,“目前科学馆以它的文弱之躯,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我们第六届党代会提出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孙楠委员说。
孙楠表示,其实在14年前,也就是2001年就提出要在深圳规划建设一个新的科技馆,2011年终于立项成功,并且采用了BOT的模式来建设科技馆。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中国一般称之为“特许权”,是指政府部门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私人企业(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包括外国企业)来承担该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政府对这一基础设施有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满,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将该基础设施无偿或有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立项成功的科学馆,在规划占地面积上经历了多次缩水。孙楠介绍说,科学馆的总面积由当初规划的占地7万平方米压缩到了占地仅有0.9万平方米。尽管如此,孙楠表示,他还是高兴的,因为新的科学馆的建筑面积达到了8万平方米。
时间推移到了2015年,新科学馆依然还是空中楼阁。也就是说,从2001年到现在14年过去了,同期规划的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广东科技馆、甚至深圳的邻居东莞、惠州的科技馆都已经相继建成并已经投入使用了。
孙楠有两点建议:第一将新的科技馆纳入议事日程,重新选址、单独建设,给予科学馆这种人流特别大,大型的互动设备特别多,进入方便、装卸方便这样的一个适合的场地。
第二个按照国际上先进的做法和国内绝大多数的科技馆做法,回归科技馆的公益属性,改变BOT的模式,由政府全额投资建设。
孙楠说:“我想摩天大楼固然是城市的地标,但是承载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基础作用的新科技馆也必将深圳的新地标,因为我们的老科学馆就是我们深圳的八大建筑之一,为了深圳的明天恳请市领导督促相关部门加快新科技馆的建设,而且现在办、立刻办、马上办!”
热门推荐
更多>广西玉林27岁消防员坠楼牺牲 怀中2岁女童得救
儿童节——寻找单纯的快乐
大熊猫“开开”“心心”率先与澳门学生见面
图片精选:新疆哈密草原夏日大雪纷飞
中国日报聚焦各地迎“六一”儿童节
北京"最严禁烟令"将实施 "鸟巢"悬挂巨幅禁烟标志
野生动物为“世界无烟日”代言 萌翻网友
世界无烟日 对吸烟者说“不”
重庆图书馆汽车尾箱集市开市 儿童当“掌柜”
在宋庆龄奶奶生活过的地方过“六一”
青岛邮轮母港开港 “新世纪”号首航扬帆
全球走钢丝大赛在湖南攸县举行
韩国女团助力北京儿童音乐梦迎“六一”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5月23日-29日
北京海洋馆推出“海洋儿童成长乐园”
图片精选:中国女排亚锦赛第13次夺冠
北京小学生中华世纪坛参加少先队入队仪式
我国公开销毁一批执法查没象牙及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