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深圳还有哪个必须马上就办的工程?政协委员:新科学馆

深圳新闻网张玲 张钊 2015-06-01 10:30:17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追问:曾经拥有辉煌的过去 能否拥有美好的未来?

不夸张的说,深圳科学馆诞生之时便是风华正茂。深圳科学馆旧馆位于上步中路和深南大道交接处的地方。这座矗立在市中心、造型别致的“八角楼”式建筑,同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一道,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深圳市最早的八大文化设施之一。

深圳科学馆最初名叫“科技会堂”,后改名“科学馆”。“最初,市政府是想建一个‘科学会堂’。但是调研和分析之后,认为建一个‘科学会堂’在功能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就建议政府将‘科学会堂’改为‘科学馆’。”科学馆第一任馆长巫杏堂回忆了科学馆名字的由来。

1983年6月,来自华南理工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何镜堂(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李绮霞,结合环境的特征和建筑要求,提出“八角楼”设计方案,经总工室审查后采用。“八角楼”,无论从哪个方向都能获得较大的面宽。“八角楼”还有利于开展会议、展览等活动,能获得更多的座位,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1989年,这个构思独特的项目获得了建设部颁发的优秀设计奖。用巫杏堂的话来说,科学馆的质量达到了“做桥墩的标准要求”。

科学馆在八大文化设施中,以花钱最少完成了工程收尾和竣工验收,为八大文化设施中投资最少的一个项目。

据记载,科学馆当时的建设技术相当先进新颖。科学馆原副馆长杨备英回忆道,科学馆的所有玻璃窗门,都由香港窗艺公司供货施工。为防台风,10楼及3楼教室采光带的玻璃厚度达9毫米,这在全市罕见。大厅的金字塔形丙烯酸茶色光棚,采用的玻璃幕墙由英国供货,是全国继广州白天鹅宾馆后使用该种材料的第二家。科学馆10楼国际会议厅还使用了同声传译系统,为深圳最早。正因这些,1986年,清华大学建筑系留学生班专程来深圳科学馆参观实习。

1987年科学馆竣工,总面积为1.2万余平方米,历时4年建成。最初科学馆以举办会议、组织活动为主,并不对公众开放,而是一个进行学术交流的场所。1989年,由国家财政部主办的“财政财务法规国际研讨会”在科学馆9楼会议室召开。1990年,“中日友好协会年会”也在科学馆举行。每次举办展会时,科学馆成了深圳最具人气的场地之一。进入上世纪90年代,科学馆慢慢开始举办科普展,并对公众开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 于熙标签: 科学馆 1983年 1986年 新科学 政协委员
和为贵 海星之死
中国核电“第三极”诞生:61岁王炳华掌舵国电投 沪指震荡下行翻绿险守4600点 创业板大涨3.2%
颜龄测试一夜爆红 这些趣图告诉你How-old为什么这么火? 洛基入清宫韩寒遭换脸 哪些明星曾被PS大神玩坏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