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衡水安平“河西调”的承传今说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衡水安平“河西调”的承传今说

河西调《闹花园》表演

衡水安平“河西调”的承传今说

河西调艺人即兴表演

中国日报网河北频道衡水5月26日电 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浩瀚文化,戏曲乃是这块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以京剧领衔的360多个梨园剧种,历经兴替迭繁的时空转换,至今仍熠熠辉映于发展兴旺的艺术天幕。但发达发展中,亦有遗憾,这就是剧种种群中个体的不完整性,比如流传在河北省安平及周边县市,方圆百里的国家稀贵独有剧种——河西调,便是梨园大家庭中未被载入而今又近乎消亡的弃儿,作为和谐盛世的文化大国,目前,它正向祖国母亲发出忧切的呼唤:救救我这个戏曲长队的落第者吧……

一、立题缘由

2015年3月16日晚,安平电视台的戏苑栏目吸住了观众眼球,一折河西调《闹花园》引来了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你知不知道流行于咱县的这个剧种?”

“听说就只在野营村周围几个村,还有艺人在演,快断档了。”

“多可惜啊,怎么这么好的戏份就流传不下去……?!”

笔者迅即找准频道,想一看究竟这个戏或剧种是“哪方神圣”,引得众文友、戏迷纷至惋叹。此刻剧中人骆花女正从内起腔,唱道:

骆花女,巧打扮,

打扮出,似天仙。

(亮相出场) 我打扮出来真好看,

头上的青丝如墨染。

在鬓角斜插白玉簪,

江南的官粉擦满面。

每日里习文演武耍把练,

称得起女中一魁元。

再听道白:

青丝扎成辫,两耳垂金环,行走风波柳,坐下赛天仙。奴,骆花女正在房中闷坐,忽听得丫头有请,不知为了何事。我说丫头,你将皇姑请出,有何话讲?

丫鬟(白):皇姑非知,自有那日,我家少爷出兵打仗获来一个小蛮子,闻听人言,小蛮子长得十分俊俏。我有心上前,武举武举,可叹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不免请出皇姑与我作伴前去,不知你意下如何?

骆花女(白):你是想叫皇姑与你作伴前去,是也不是?

丫鬟:正是。

骆花女:我来问你,你们王爷呢?

丫鬟:赴宴去了。

骆花女:少王爷呢?

丫鬟:出兵打仗了。

骆花女:赴宴的赴宴,打仗的打仗,听你之言,咱这营中就没有男子了吗?

丫鬟:对,就只剩下咱们这些母子货了。

骆花女:想是夫人。要不然皇姑我随你上前看看去?

丫鬟:如此,皇姑随我来吧。

骆花女:丫头,头前带路了!

丫鬟:晓得了。

骆花女(唱):骆花女,出门守,

梳一个,大耳头。

青丝大辫飘脑后,

身穿石榴花红开。

烟袋荷包不离手,

在北国吃的是肥羊肉。

每日里习文练武,

果称起女中魁首。

......

品韵优美,道白清晰,锣鼓经用的恰切,舞台布景鲜丽,弦板托衬垫补精妥,台词中的插科打诨颇具喜剧色彩,难怪粘住了屏幕前千家万户的视线。

恰在这当口,供职京城戏剧界的朋友也打来电话,要求为河西调这块戏剧艺术的瑰宝鸣“冤”喊“助”,以推动文艺园圃的进一步“百花齐放”。

二、渊源起承

2015年3月19日,笔者与采风团成员一起赶到目前河西调剧种的主要承载地——河北省安平县的野营村,伴随着艺人们激动的神采,对河西调有了些粗浅的了解。

河西调又叫“娃娃调”、“侉丝弦”,起源于元末明初,是梨园界号称“五腔(老调、丝弦、梆子、哈哈腔、河西调)班”的其中一腔,因形成于河北省黑龙港流域的滏阳河以西,故定名为“河西调”,曾广泛流行流传于冀、晋、鲁、豫、京、津及东北三省,尤在河北衡水市的安平、深州、武强、饶阳久为熟谙。

作为河北省古老的声腔艺术,它被称作是广布于燕赵大地的俗曲小令或古代民歌,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或坐或站,即便在百姓的田间地头也可“撂场儿”,这种诞生于民间的戏剧艺术,随着明清一代代艺术家的打磨、丰富和发展,不但形成了剧种含有的各种艺术元素,更由之衍生出了至今在河北境内广泛流行的丝弦与老调两个剧种。清雍正年间传入博陵古郡,经安平县,特别是野营村几代先人尤以艺人马东江为最的鼎力传承,使这株艺火辉熠星光。

三、艺术特质

<1>声腔板式:

河西调主要曲调是河西娃娃调,音乐结构是长短曲牌体,起腔类似京剧导板,男调用导板头起腔,女调用小锣起腔;板式有“二板”(亦如京剧的二六板,但分快二六、慢二六)、“快板”(亦如京剧的流水板,也叫赞子或蹶尾巴狼板式)、“大青羊”调式(亦称大慢板)、“小青羊”慢板(速度比大青羊板式稍快)、“锁链枝”、“大小幡招”、“山坡羊”、“越调”、“甩炮”(河西调常用曲牌)还有“哭板”(类如其它剧种的“哭头”散唱)。

<2>韵、白、鼓、乐:

河西调音韵结构是长短曲牌体,曲调明快,最典范的腔韵设计为“三、三、二式”,八句为一完整唱段。即开头三句为曲帽,中间三句为曲腰,最后两句为曲尾,其中在第三、六句头上都有甩腔;男女声曲调不同,男腔演唱要通过明嗓与背功嗓的巧妙转换呼出唱词,女腔比男腔高八度,女腔主音为“降B”调的“1”(简谱中的1、2、3、4、5、6、7中的一个音符)音,男腔主音为“降B”调的“5”音;曲调婉转,跌宕起伏,高低音配合协调顺畅;人物道白以普通话为主,兼用方言;乐队(文场)伴奏以板胡、膜笛、盘笙三大件为核心,另有二胡、三弦、阮等管乐配合,换调不换弦;打击乐(武场)以鼓板、锣钹、镲为载体,运用导板头、鼓头、冲头、小锣开头,长锤、水底鱼等十多种“锣鼓套”应工。

<3>表演空间:

河西调表演空间宽阔,进大剧场,舞美布景,灯光安排均可适置,入乡野村户,小行头打理开戏便唱,即使到农家地头,张口有戏,故被百姓誉作兼具河北梆子高亢刚劲与丝弦老调委婉动听的“撂地就来”的梨园奇葩。

四、剧目传承

多年以来,河西调在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常年舞台演出的剧目达五十多个,主要包括《凤凰山》、《闹花园》、《书洞房》、《卖绒线》、《常小打鱼》、、《指路》《夸楼》、《煽火炉》等,这些剧目绝大多数为河西调所仅有。

五、撑艺者说

a、人称戏骨,今年63岁的王树桥,现任安平县野营村河西调剧团团长。文革时曾参加多个样板戏排演。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被称为河西调艺术大师、艺名马月楼的马东江选中,担纲剧种承传,苦心孤诣地撑起了村里剧团近四十年。

“恢复传统剧目后,咱河西调又空前活跃起来,剧团现有25人,参演人员最多是达到八九十人。演出范围除周边地区,还到过山西阳泉、咱们河北省的元氏、赞皇、平山、获鹿(今鹿泉)、井陉、定州、高阳、蠡县、河间、任丘、衡水、景县、南宫等地,平均每年能有一百个台口儿。在红极一时的上个世纪90年代,保定老调剧团已故表演艺术家王贯英老师多次拜访马月楼师父,并称师父为老师,可见师父的戏曲造诣,是很深的……咱忘不了师父的临终嘱托:‘缺少为宝!咱这门艺术得不断发展,不发展就会断档失传。’可眼下最大的困难是没报酬,没人学,经济来源不足,也没有活动场所和演出舞台......”

b、捋捋浅露的灰发,已有40多年艺龄,今年51岁、马东江的小女儿马灵色叹了一声说:“可惜了的河西调这个好剧种,怎么着也不能从咱们手里折了根。我打小跟父亲学的这套‘生、旦’功夫,就想着传给年轻人,可怎么就没有碰网儿的呢......?”

c、胡素文本是石家庄元氏县人,1980年,马东江率野营河西调戏班赴元氏演出,16岁的中学生胡素文“看戏看得出不来了”,她冲破父母反对、兄弟们拦挡、相邻讥讽等重重阻力,毅然放弃初中学业,成了马东江关门弟子,并跟随师父来到离家200多里地的野营村,习艺多年,文武均工。

“河西调虽然属于地方剧种,比不得京剧规范,但师父是全能,本工青衣又兼武生,锣、鼓、钹、镲无所不通,笙、管、笛、箫演艺娴熟,他对我要求严格,一招一式口传心授,我已学会了河西调十几出传统戏,老调、丝弦也会不少。2000年师父去世前嘱告说:‘咱这个调子戏是几代人的心血,一定要发扬光大,继续发展,如果在你们手上丢掉,那就是犯罪!’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坚持,没有放弃,就是在告慰师父的在天之灵。可眼下是经济社会,没人愿意学,我也没有徒弟。因为生活不宽绰,前些年家里人也不支持,因为唱戏不挣钱。我现在边打工边唱戏,无论多么难,也得把河西调传承下去.....”

d:人称鼓师的王旭升,现担任剧团乐队指挥,识曲谱、善扒谱、精鼓经,人称“全把楞”:

“河西调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呈现出渐衰的走势,这既有社会环境大气候的影响,比如人们重抓钱、吃钱饭的观念与追求日益加重,同时剧种本身表现能力拮据,也是个原因,眼下整个戏曲行业都不景气,就拿剧苑老大哥京剧、还有坐二把三把交椅的评剧、越剧来说,如果没有国家支持,恐怕也难以为继,事实上河西调也在一代代艺术家的传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它也应该与其它剧种一样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e、伟岸英俊的村党支部书记马小伟,是2014年6月回村任职的县直干部,回到故乡,他一边致力村里经济建设和乡民致富,又慧眼大力支持剧团团长王树桥对河西调的挖掘、整理与发展,先后通过县乡有关部门为剧团争取来“行头”、“锣鼓”,并鼎力把河西调申报成为衡水市批准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我觉得,河西调应该成为中华戏曲家族中的一员,因为它具备了作为独立剧种的多项重要元素,首先有独立的、排他的音乐体系,有完备的手眼身法步和生旦净末丑的表演空间与行当分工,也有相配套同时亦区别于其它戏曲种类的传承剧目。常言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因此我们有责任让这个舞台骄子在时今文化大发展,国粹更耀目的和谐盛世中,焕发出光掩前史而辉耀未来的奕奕神采。我们的想法是广招学员,每周日活动,先从我们村开始,再与周围越来越范围广的学校挂钩,争取每周安排一节课,由我村老艺人免费口传亲授,从娃娃们着手,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做下去;村剧团要走出村门、县门、市门、省门,通过一场场演出,扩大影响力,提升艺感力,吸引带动更多的戏迷票友入行学艺,厚重起河西调艺术的队伍基础。当然我们更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也是多方面的的,比如政策、艺术、物财、活动空间等等层面......”

六、行笔咏叹

河西调自元末明初一路走来,据推测,该剧种已存世600多年,比起从徽班进京开始形成的国粹京腔“辈分”要大,资历亦老,尽管脚步跟倒趔趄,但终也成“人”具“形”活了下来,这其中除有剧种优良、演出空间活泛(如同被称作“落子”的评剧,既可登京华雅堂,又能赋村野闲庭)、代代传承人筚路蓝缕、易学好唱等等要件支撑,更有在几百年打磨中,剧种艺术渐趋完善的自身和地方临政者的认可与扶持。眼下的河西调如一束星火,虽有亮于世间的微光,却无燎原燕赵乃至整个中华的熊熊之势。如何继承和发展,使之既归家于中华梨园大集体,又以紧随时代的艺术之光英发雄姿,笔者呼吁:

<1>有关部门应积极努力把河西调剧种申请入列中国戏曲队列,并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对该剧种进行研究,形成留存剧种的研究成果和整体资料。

<2>编写教材,开办河西调艺术培训班,或在中等以上艺术学校开设专科教学,形成艺术人才的培养机制。

<3>政府投入物财,对现有河西调剧目、剧团进行扶植,打造剧种的保障基础。

<4>努力把剧种建设成为省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争取更多更高层级的多种支持。

<5>以演代训。创造条件,让河西调艺术有更加广阔的展示空间,通过多层次、广范围不间断的艺术表演,引导和带动起更多村、乡、县、市的艺术兴趣,从而使传承队伍得到倍增式壮大。(牛江聘 通讯员 刘恩 王彦博 王胡佳)

分享到6.79K
编辑: 刁云娇标签:
和为贵 海星之死
国际化提速:人民币“冲向”IMF货币篮子 中国核电“第三极”诞生:61岁王炳华掌舵国电投
颜龄测试一夜爆红 这些趣图告诉你How-old为什么这么火? 洛基入清宫韩寒遭换脸 哪些明星曾被PS大神玩坏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鲁冰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在京正式启动

        详细>>

        圆梦北京之《90后的青春》

        详细>>

        圆梦北京之《梦想成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