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登的花饽饽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精美的文登花饽饽 鞠传江摄影
少小离家,尽管吃了几十年工业化生产的馒头和面包,却总抹不去对家乡胶东文登花饽饽的美好记忆。
饽饽是家乡人主要的面食,要比馒头大三四倍甚至五六倍,巧手的主妇们要将饽饽上面点缀上红枣,甚至做成各种小动物,上面装点着五颜六色的花,所以当地百姓也叫“大枣饽饽”和“花饽饽”,白白胖胖的大饽饽就像精巧的工艺品,显示着胶东百姓的饮食文化和审美追求。
在家乡文登乡村,每逢过年过节、娶媳妇、小孩过生日、盖房子上梁,种种喜庆的日子总少不了蒸一锅花饽饽。家庭主妇们不仅可以将面捏塑成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还可以做成活灵活现的各种动物、鲜艳美丽的花草树木。花饽饽承载着人们期盼日子过得蒸蒸向上、红红火火的美好愿望。
小时候过年走亲戚,母亲总是用大红包袱抱着大红枣饽饽、面元宝和面鱼,送给亲戚,也总是换回来姥姥、姑姑蒸的不同花式的大饽饽。正月里,一直可以吃着那些寄托着富裕和兴旺的花饽饽。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越来越多的乡村被城市化,会做花饽饽的人在逐渐减少。如今,花饽饽也成为城里人的稀罕面食。
清明时节,顺着回乡祭祀的机会,去采访家乡几位胶东花饽饽面塑工艺传承人,使我又一次目睹了花饽饽的精彩。
林荣涛正在做面葫芦 鞠传江摄影
儿子林荣涛与母亲刘凡荣在交流花饽饽制作技巧 鞠传江摄影
来到面塑工艺传承人林荣涛的店铺,他正和他的母亲刘凡荣一起赶着做庆寿的寿桃花饽饽,直径60厘米的大发糕上放着一个大寿桃,上面写着“福”、“寿”面字,周围摆着12个小寿桃。刚出锅的寿桃冒着热气,每个散发着香喷喷、甜丝丝的气味!
祝寿桃面塑 鞠传江摄影
“这是客户定制为母亲80大寿的庆寿桃,那边是为小孩做“百岁”(出生100天)做的生肖动物花饽饽。”林荣涛说。“喜事不同,做的饽饽就不同。”
“这些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手艺,现在老百姓用花饽饽祝寿、庆生和结婚,很是喜庆!”68岁的刘凡荣说。
68岁的刘凡荣老人在做小刺猬 鞠传江摄影
老人边说边用剪刀剪着小刺猬,十几分钟一只造型逼真的小刺猬花饽饽就做出来了,两颗小黑豆成了小刺猬的眼睛。可塑性强的面在老人手里变化着,分别成了小兔、小鸟等小动物。
胶东花饽饽何时兴起,已经无可考究,古代时多用于祭祀,现在的威海、烟台、青岛等农村地区广为流传。表现着胶东地区普通劳动百姓淳朴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情趣,饱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2009年,“文登花饽饽民俗”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文登花饽饽”已成为一张宣传文登的城市名片,并多次被评选为省市级优秀旅游商品。每年文登都举行旅游商品征集大赛,蒸饽饽的能手们则则争相将展示自己的拿手绝活。
刘凡荣介绍说:“过年家家户户都得蒸大饽饽,饽饽裂了口才算是最好,预示着来年笑口常开、吉祥如意。”
小孩过生日的精美饽饽 鞠传江摄影
“早些年,每逢家里孩子过生日,当妈妈的会用面蒸“举举”(即馒头)和孩子的属相,属牛就蒸结实的牛,属虎就蒸威武的虎,寓意孩子更加健康、结实、聪颖。”老人说。
虎头花饽饽 鞠传江摄影
46岁的林荣涛,10多岁便跟着母亲做饽饽,练得了一手好手艺。2010年,林荣涛以其高超的面塑制作工艺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胶东花饽饽面塑工艺传承人”。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文登花饽饽演变成了面塑艺术,由简单的大枣饽饽演变为龙、虎、花、鸟、虫、鱼、元宝等形状不同的花饽饽,兼具食用性和观赏性。“金鱼、圣虫”寓意“年年有余”,老虎头寓意“虎虎生气”,小刺猬、小老鼠、小寿桃、小葫芦、小龙等造型新颖独特,是孩子们的最爱。而“鲤鱼跳龙门”、“龙凤呈祥”、“三羊开泰”、“福禄寿”等不同造型的大饽饽,深受消费者欢迎。
孙贻淑蒸做的虎头花饽饽 鞠传江摄影
热门推荐
更多>- 北京:“五一”假期宠物寄养走俏 秦始皇帝陵二号兵马俑坑第二次发掘启动 大熊猫“开开”“心心”启程赴澳门定居 高清:学校水柜“断供” 上百小学生山谷中提水喝 西北国棉厂老记忆 每年有100多位老人离世 加德满都重灾区百姓围观致敬中国救援力量(高清组图)
- 西安钟楼下现垃圾桶队列 图片故事:工作在城市之巅 玩巨型“飞行棋” 学交通安全知识 西安警方发布第三季专题海报 刑侦排爆警亮相 西安80后夫妻拍"关中八景"婚纱照 丈母娘婆婆包办 海南海事首次西沙水域海空联合巡航圆满完成
- 中国首艘千吨级海巡船与水上飞机联合巡航西沙 中国日报一周图片精选:4月18日—24日 云南一精神病男子杀害奶奶 被家人囚禁铁笼11年 拐卖女童人贩子指认现场被数千民众包围 300只卡通熊猫亮相山西太原(高清组图) 湖北兴山发生落石事故致5人死亡2人受伤(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