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中村:加盖,就算举债也要加盖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10月8日至12日,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太原调研。他在随后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用很大的篇幅提到了城中村脏乱差、小产权房等问题,并责成太原市委、市政府要从“城中村”问题入手,倒查为官不为、治吏不严,甚至违法违纪问题。太原新一轮城中村整治的大幕随即开启。
在全国各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太原有173个城中村,城中村改造是一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文章”。以此为契机,本报记者深入采访,试图就城中村问题进行微观呈现和解读。同时,也力图管中窥豹,为太原市城中村改造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改造的思路。
“祖祖辈辈留给我的,就是这一块地,这一栋屋,没有土地了,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点什么……”张二牛(化名)是太原小店区坞城村的村民,和村里的左邻右舍一样,是一个“职业房东”。已到花甲之年的他,每天仍有操不完的心,为老人、为孩子,除此之外,按张二牛的话说,生活过得和水一样,看似清澈之中总掺杂着一些杂质,搅得人心烦。
保障这样生活的根源,离不开张二牛“职业房东”的身份。自家的地被征用,盖成了高楼,父辈留下的种地手艺没了用途,村子里又涌来一拨又一拨的他乡人,张二牛说,在不甘坐吃山空的思路下,他把祖辈留下的房子翻盖成二层,而后,三层、四层……一层七八间屋,每屋每月进账七八百元。
和张二牛一样,他的邻居们也都这样过活。据统计,太原市现有城中村173个,其中有近60个分布在主城区。除大批本土村民外,约有30万名外来务工人员长期生活在“城中村”内。
1 不久前的一次坍塌事故击碎了村民们的加盖梦
2014年9月21日,省城一些主干道上车水马龙,刚刚下班的人们正琢磨着去哪儿休闲。坞城村内,不少性急的人家已升起炉灶,准备晚饭……夜幕悄然降临。
18时许,坞城村村内(原三十八中校门南侧100米)一巷子内,几位工人正在一栋民居上加盖楼层,突然一声巨响,这栋改建中的民房轰然坍塌,房屋内的住客和工人们瞬间被埋入废墟之中。
事故消息犹如插上翅膀,飞一般地向四面八方扩散。
21时许,坞城村村民张二牛听到了事故消息,急匆匆回来。他的心里绷着一根弦,今年他本打算给自家的房子也再翻盖两层。“坍塌的房子是钢结构民房,墙体是空心砖,他没有重新打地基,所以房子承受不了四层。”现场打探一番,张二牛悬着的心放下一半。不过,张二牛有点儿看不起这户人家。张二牛说,大伙儿都是靠出租房子为生,把自家房子租出去,然后攒钱,加盖房屋,再租出去,攒钱,再盖房,“房子盖得越多,就能收到更多的租金,所以房子的基础一定要打牢啊,很简单的道理。”张二牛说,现在加盖房屋的户主,大多数都要将地基再次夯实。“这么多年下来,我们对于如何做房东,怎样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租金将自家的房子租出去,已经很有经验。”张二牛和邻居们经常唠嗑,说的都是房子的事,他们把攒钱、盖房、租房、攒钱当成一项事业来做。他们将自己的行业定义为“职业房东”。
2 生活在城里的“农村人”大半辈子都在折腾房子
这个职业,并不是张二牛的最初选择。
上世纪80年代,坞城村和太原多数城中村一样,家家住户有几间平房,一些人家还带个面积不小的院子,村民在自家院子里种点儿蔬菜瓜果,养几只鸡鸭家禽。村子外围有一大片耕地是村里的土地,村民们勤勤恳恳种粮种菜,待菜长成的时候就在自行车后面带上菜筐子,拿上秤杆去市区里卖菜换钱养家糊口。
20多岁的张二牛虽然不是农活中的一把好手,但农地里的那些活计,他都会。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张二牛有点儿厌倦了农活,在家里的支持下,跑起了大车,后来又开始养车。“那时候,也没几个上学的,不是帮着家里种地,就是自己瞎鼓捣。”张二牛说,那段时间,村里办了几个集体企业,不少人开始在厂子里上班。
随着村庄周边的耕地不断被征收,以满足城市扩展的空间,坞城村原本的小院落逐渐消失。而今,家家户户盖起来二三层的小楼;尤其是近几年,土地紧张让大家热衷于在仅剩的那片住宅地上可劲儿折腾。“自从上世纪90年代集体企业破产后,我自己养的车也没了业务,钱没多挣着,落下个颈椎疼的毛病,干不了重活。”张二牛说,进入2001年,随着太原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涌入村庄,村里面多了很多租房客,此时,村里面不少村民开始翻盖自家的房屋,对外出租。不过,当时大多是小二楼。也就是那一年,张二牛卖了车,把自己的祖屋也加盖了一层。
不成想,大半辈子就折腾在了房子上。“说实话,现在也习惯了,让我离开村子,住到外边高楼里不习惯。”张二牛说,几年前,村委会在村庄旁边盖了一幢高楼,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住房。年轻人乐呵呵去了高楼,但像张二牛和他的老邻居们,仍守着房东这份“事业”,舍不得离开村庄。
走在街巷中,很难享受到阳光的照射,不经意间一抬头,就会看到,房屋之间几乎连成一片……这样的街道,这独特的景观,在太原城中村内比比皆是。站在坞城村街口,抬头往东看,六七幢楼房从北往南整齐“站”成一列,其间距不会大于两米,如果你够大胆,把身子探出窗外,伸手后肯定能摸到对面的楼体。也因为太过靠近,加之每幢楼房都有六七层,站在两幢楼房中间往上看,你便可以看到“一线天”的场景;地面上,三五处污水滩静静蛰伏着,好似等待大雨滂沱的那一刻,暴起发威;巷子内,坑洼不平的道路硌得脚疼,在阳光的照射下,两侧小店桌上的油垢亮得晃眼。
行进在这些嘈杂的小巷里,会让人心里升腾起莫名的烦躁感。张二牛说,尽管生活在省会太原,但一进了村,眼前的景象还会提醒自己,你就是个农村人。在上学等方面,村民们享受的政策跟城里人还是不太一样。除了攥在手里的房子,没了土地,丢了干庄稼活的手艺,村民们没了主心骨,日子“看似风光,实际上寡淡得很”。靠房子生存,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3 没了安身立命的营生拖家带口如何生活成难题
坍塌事故持续发酵,张二牛始终悬着的另一半心还在半空。耳边每天小道消息不断,让他心烦。
时隔不久,确切消息传来,张二牛有种茫然无措的感觉。听说省、市要求整治“城中村”问题,甚至违法违纪问题。“坍塌事故前,我一天在村里随意溜达着,感觉一天很快就过去了;今天张三,明天李四,和三五邻居就这么闲聊着,一月也就过去了;儿子有了烦心事,老人有了头疼事,伴着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琐碎事,一年,也过去了……”张二牛说,坍塌事故给他的触动很大,原先平静的生活被打破,接下来,他害怕已习惯了大半辈子的营生突然没了。
张二牛一家总共7口人。大儿子已经结婚,搬到了村里的福利房坞城花园,但由于工作不稳定,经常回来吃吃住住。张二牛的媳妇整天忙于两位老人和小儿子的事。全家上下的吃喝拉撒,全靠他来想办法。“我现在有两处宅基地,一处是祖宅;另外一处是2003年批的;两处房屋总共29间,其中,套间有9间,平均每月租金700元;单间20间,平均每月租金600元,算下来,每个月收入是18300元。”张二牛说,听起来不少,但如果分摊到7个人头上,每个人也就2000元多点儿。时下,这点钱够做什么?!
在张二牛家,农民们常用的诸如耙子、镰刀等农具已遍寻不着。张二牛说,和他一样的不少村民,年龄都不小了,身体每况愈下,干不了什么活计,如果去做保安看大门之类的工作,又受不了那份白眼。“说实话,我们这些村民,真不是什么有钱人,如果再拖家带口的,和穷人一样。”
大多数村民家的情况和张二牛类似。“现在的学府公园、铁三局、山大附中以及后面的煤炭医院占的,都是我们村的地,我们家在学府公园还有地,但现在没了,地早就被政府征用了。”闲聊中,一名王姓村民说,家里现在除了有两把铁锹,其他农具也早已了无踪影。“除了日常的吃喝拉撒,现在生活中最大的开支,就是村子里人情世故的份子钱。”张二牛说,诸如他们一样的城中村,嫁女婚宴是要连摆5天,宴请亲朋好友,烟酒档次还不能低,很多人家有女儿的话都要从小去攒这笔钱。
如果没了房子,钱从哪儿来?难道60多岁的人了再去学本事找工作不成?一时间,张二牛显得莫名烦躁。
4 为收益为赔偿款不惜举债加盖楼房
坞城村范围西起党校路,东至公路局俱乐部,北临太原市三十八中,南到许坦西街,约有1000户、3000多人。几年前,村委会在村庄旁边盖了一幢高楼,不仅每家每户都分到了住房,有的村民还不只分到一套。但即便如此,张二牛和他的邻居们仍守在这里,不愿意离开。
在坞城村,村子里“头顶”彩钢板的自建房屋不在少数。除了诱人的房租收入之外,期望能在拆迁中获得更多政府的补偿款,是村民加盖房屋的一大原因。张二牛说,这两年有传言说坞城村将要整村拆迁,有一些村民们便打起补偿款的主意,试图通过加盖房子,获得更多拆迁补偿款。这也导致村子里这两年开始盛行加建、改建房屋之风。
记者走访中,有村民直言,自家房子共三层1000多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按照2000元计算,三层建设下来成本用了200多万元,到现在还欠着银行贷款没有还清。“说实话,我还想着明年再加一层呢,可现在是万万不敢盖了。”这位村民的话引来了不少人的附和。
然而,这些造价不菲的加盖楼,回本慢,风险高,村民们为何不惜举债屡屡加盖?坞城村村委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虽然村民大都没有雄厚的资金去盖房,但他们会想尽办法加建、违建,用来“赌”拆迁赔偿。即使将来村子不会拆迁,那么房子用来出租,连本带利收回成本也不是问题。
村子里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村民们没受过什么教育,也没有一技之长。如果去城里打工,往往四处碰壁,还会受尽白眼,累死累活,一个月也拿不到多少钱。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下,很多村民干脆闲在家里,专靠房租过日子。在这样的氛围中,村民只有不断扩大“经营范围”——扩建出租房的数量才能增加收益,于是越来越多的房子被盖了起来。
○解读
农村宅基地建房到底应该过几关?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原先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农村被纳入城市版图,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包围,很多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就形成特殊的村庄——城中村。由于身处都市,很多城中村的耕地被居住、商业用地取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那么,在这身份特殊的土地上建房,到底有哪些限制和要求;审批、建设由谁来把关;在宅基地自建房屋,哪些属于违法建设……10月16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请相关部门进行了解答。
村委受理但建设前须经审批同意
我国土地按性质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用地。城中村土地属村集体所有,即属于集体用地中的一种。在农村土地中,除耕地、农用地以外,很大一部分是集体建设用地,这在城中村尤其居多。
据太原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我国有关法律,作为农村人居住房的集体建设用地,是允许村委在其范围内进行规划建设的。但前提是,由于城中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关乎所在城市的整体规划,因此在建设前必须经过规划、建管等部门的审批及同意,获得建设资质方可进行。太原市规划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关城中村自建房的审批、规划不属于市级规划部门工作范畴,相关审批权限在区一级规划部门。
为加强和规范城市规划区内村民宅基地建房管理,太原市政府曾于2007年发布《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区内村民宅基地建房管理的意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太原市实际,建立了市、区、街办(乡、镇)、村委会(居委会)四级联动,明确城市规划区内农村村民宅基地建房管理职责。
该《意见》明确:建房有关政策的制定、成片建设规划编制由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同时对村民建房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各区政府(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负责本区域村民建房管理;区规划分局负责村民宅基地上建房审批复核,提出规划意见,进行批后管理和违法行为查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村民二层(含二层)以上住宅建设项目审批;区行政执法分局负责村民宅基地上违法建设查处;街办(乡、镇)负责本区域村民宅基地建房初审;村委会(居委会)负责村民宅基地建房申请的受理、公示及建房监督管理,配合区行政执法分局对违法建设进行查处。
宅基地房屋三层以上属违建
为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2013年,太原市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意见》,提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采取产权置换和货币补偿相结合方式。宅基地上的房屋原则上实行产权置换;非宅基地上的房屋原则上实行货币补偿。城中村宅基地上的房屋,二层及二层以下为合法建筑,三层及三层以上为违法建筑。非宅基地上的合法建筑给予补偿,过期临时建筑和违法建筑不予补偿。
早在2007年出台的《意见》中也规定:1998年以前有批准文件,并与批准文件核定的建设面积、层次相符的宅基地上房屋建筑和2006年8月12日《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严厉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紧急通告》发布前,核定的宅基地上二层以下(含二层)房屋建筑为合法建筑;其余均视为违法建筑。违法建设由区规划分局确认,报区政府(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审定;违法建设强制拆除意见由区行政执法分局提出,报区政府(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批准。
太原市某城区执法工作人员介绍,依据现行的管理办法,太原村民宅基地上已建成使用的有重大安全、消防等隐患和严重影响城市规划、景观和公众利益的违法建设,将立即予以强拆。他说,因城中村的特殊性,部分村民观念守旧,尤其是关系切身利益,执法常常受阻。他表示,在查处和强制拆除违法建设行政执法过程中,在必要的情况下,区公安部门将按照区政府(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要求,组织维护好现场秩序,对干扰、阻挠强制拆除,暴力抗法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整治动态
太原市出台新规打击集体土地违法建设
整改不到位“城改项目”不得享优惠政策
近日,太原市出台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若干意见的补充意见要求:今后,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的城改项目,将不予享受出让金返还、规费减免等城中村改造优惠政策。这是记者20日从太原市住建委了解到的。
根据太原市日前出台的《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若干意见的补充意见》要求,对尚未进行规划审批、尚未启动整村拆除、尚未经区政府、市城改办审定的建设项目,将一律叫停严厉打击;对违反已批准规范方案建设、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的城改项目,不予享受出让金返还、规费减免等城中村改造优惠政策;对在旧宅基地上老房乱搭乱建、加层加建的不法行为,发现一处,拆除一处。对违建处理控制不及时的,严厉问责。造成违法建设泛滥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采访手记
这些特殊的“城里人”
从坞城村出来,心情有些压抑。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村民们流露出的无追求、得过且过的面貌。
原本以地为粮、靠天吃饭、世代耕作的农民,成了一个仅拥有一块宅基地的“城里人”。
由农民变成市民,仅仅改变了一种生活方式,后续就业、政策,却没有了动静。他们成了这个城市的特殊群体,普遍缺乏较高文化、缺乏一技之长的他们,无疑衍生了一种心态:技术工作做不了,力气活不想干,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让他们无所事事,坐吃山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得过且过成了他们度日的信条。
走进城中村,拥挤的楼群,高高的楼层,近乎贴身的楼距,抬头望望只能看到“一线天”;脚下污浊的淤泥,杂乱的环境,来往的小贩和满眼的灯箱广告,让原本狭窄的巷子更显得拥挤——这是记者的感受,
对于村民来说,面对生存的压力,可观的租金收益让他们选择无视这一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村民会想尽一切办法,在现有条件下努力,于是违规加建、肆意扩建、乱改乱建……可能导致一系列安全隐患的动作愈加频繁,且毫无顾忌。而他们似乎并没把可能的隐患当回事。
难道说,加盖房屋、收取租金,是城中村村民的唯一出路吗?显然,并非如此。如果政府出资,给他们提供多一些的技能培训平台,同时让他们自身勤于学习知识技能,摆正生活心态,正确面对生活压力,是不是一样可以有不一样的生活?如果,政府在征收地之后,还有配套政策的跟进和落实,也许结果也会不一样。
对于这个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有不少人羡慕他们的“暴富”,某某村土地补偿款动辄几百万的故事在社会上流传,但其实对于很多城中村来说,这样的传说并非事实;上文中像张二牛这样的村民,不少人也许会觉得这个群体是城市化进程中付出的代价,也有人认为这个现象是社会发展的无奈。但事实上,根源还是离不开自身。
热门推荐
更多>- 反串人生 亚洲首台“空难模拟器”亮相成都 新疆伊吾县吐葫芦乡沙梁子村考古发掘战国时期古墓(高清组图) 17岁少女吸食摇头丸死亡 事前疑被4男子带走性侵 图说中国:山村里的城市医生 秦岭北麓违建违法建筑大规模集中拆除
- 被针扎女婴12根针全部取出 10根为注射针头 重庆公交集团应急演练 为效果逼真点燃公交车 探访埃博拉病毒防护服制作车间 乌鲁木齐降温降雪 冬季悄然来临(高清组图) 中国首架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启航仪式 图片故事:都市洗脚妹
- 机器人玩"快闪" 揭幕上海2014智慧城市体验周 山东黄岛现“纸壳课桌椅” 被雨淋后开裂遭网友质疑 图片故事:镜头里的地铁浮世绘(组图) 南昌青山湖遭蓝藻侵袭 百亩湖面如泼绿漆 90后妈妈深夜扮女鬼爬行盗窃 店主看监控被吓坏 福建泉州“停车之神”神秘现身 现场示范引来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