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看信心系列报道:中国制造业如何走好下步棋?

作者:郭良 来源:新华网
2014-10-28 14:08:07

   改革开放以来,在廉价劳动力等要素禀赋推动下,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工厂”,全球制造业大国。据中国工业与信息化部统计,2013年中国工业占GDP的37%,提供全国25%的就业岗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比例约为20%。

   然而,面对快速变化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中国制造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以往支撑中国制造的土地、人力、资源、等种种红利正逐渐消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再次凸显,美国、德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培养发展高端制造业,以抢占新一轮制造业制高点。

   面对挑战,中国制造如何与国际高端制造竞争?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参与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的传统媒体法人微博“从企业看信心”经济形势主题采访活动,走访北京、广东、重庆、陕西、甘肃等各省市制造龙头企业。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还是有竞争力的, 但也深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紧迫性。

   今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把“制造”与“创造”、“速度”与“质量”,“产品”与“品牌”这些熟悉而又令人兴奋的字眼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站位的高度、内涵的厚度、拓展的维度不言而喻,对中国这个传统的制造大国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

   如何实现“三个转变”?笔者认为,关键有四点:

   首先,需要重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专利、融资、投资、品牌构建、商业模式、物流体系延伸,促进制造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推动加工贸易实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

   其次,需要更加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光电子等多点突破和融合互动将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以调研的素有“中国光谷”之称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例,其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一,光纤光缆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5%。2013年,高新区企业总收入达6517亿元,2001年至今,基本上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形成以新兴产业——光电子产业为主导,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

   第三,重视和培养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调研的格力空调为例,近年来,格力电器将科技研发与产品创新置于最高战略位置,其每年科研投入超过40亿元。一万多件国家专利、12项国际领先技将格力锻造成一艘年营业收入超1200亿元的巨型航母,并驶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空调产销量跃升世界第一。

   第四,提升品牌价值,推动品牌国际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中国不少产品已经相当成熟,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也在逐年提升。但相对国际大牌而言,中国制造品牌的底气还不够足,很大程度上在于对国际化背景下消费心理、品牌文化深度把握上有差距。而30多年来,不少中国企业走过了手工作坊、质量为先、国内创牌、资本运作等过程,此时,提升品牌价值尤其是品牌国际化显得尤为迫切。(郭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