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改委谈交通调价必要性:年客运量增长64%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中新网10月28日电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消息,北京市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今日举行,北京市发改委收费管理处处长李虹表示,2007—2013年,公共交通年客运量增长64%,随着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结构以及运营规模、成本发生的巨大变化,票价作为引导公共交通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需要适应公共交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
关于公共交通价格调整的必要性,李虹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公共交通发展,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2007—2013年,全市累计投资2429.5亿元,投入补贴958.6亿元,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增长2.3倍,地面公交运营里程增长13.2%,公共交通年客运量增长64%,达到80.4亿人次,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46%,公共交通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主体出行方式。随着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结构以及运营规模、成本发生的巨大变化,票价作为引导公共交通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需要适应公共交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整。
李虹表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格政策需要不断适应公共交通网络化运行需要。2007年以来,北京公共交通发展提速,路网规模不断扩大,以单一票制为主的票价体系难以有效适应公共交通网络化运营需求,乘客乘坐距离相差巨大,但所付票款相同。同时,地面公交中市区与市郊线路之间票价不统一,计费方法不统一,同城不同价问题日益显现。
二是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和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本市票价政策已7年未做调整,票价与成本的差距日益加大。2013年本市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人次票款收入仅占人次总成本的16%和22%,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19和65个百分点。在现行价格政策下,公共交通运营依靠财政补贴,建设发展也靠政府资金投入,公共交通运营企业自主经营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不足,不利于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和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
三是公共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2013年,轨道交通全网日均客运量达到875万人次,短距离出行占比较高,75%的线路高峰小时满载率超过100%,10条线路的54座车站在工作日早、晚高峰都要采取限流措施,站内车内环境拥挤,安全风险进一步增加。而地面公交年客运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客运总量比2009年下降了6.4%。
此外,李虹表示,适当调整公共交通票制票价,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票价机制,对促进公共交通整体运行效率发挥、服务水平提升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热门推荐
更多>43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举行
反串人生
亚洲首台“空难模拟器”亮相成都
新疆伊吾县吐葫芦乡沙梁子村考古发掘战国时期古墓(高清组图)
17岁少女吸食摇头丸死亡 事前疑被4男子带走性侵
图说中国:山村里的城市医生
秦岭北麓违建违法建筑大规模集中拆除
被针扎女婴12根针全部取出 10根为注射针头
重庆公交集团应急演练 为效果逼真点燃公交车
探访埃博拉病毒防护服制作车间
乌鲁木齐降温降雪 冬季悄然来临(高清组图)
中国首架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启航仪式
图片故事:都市洗脚妹
机器人玩"快闪" 揭幕上海2014智慧城市体验周
山东黄岛现“纸壳课桌椅” 被雨淋后开裂遭网友质疑
图片故事:镜头里的地铁浮世绘(组图)
南昌青山湖遭蓝藻侵袭 百亩湖面如泼绿漆
90后妈妈深夜扮女鬼爬行盗窃 店主看监控被吓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