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土的力量——记潜山县槎水镇乐明村第一书记汪全兵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时光匆匆,两年只一瞬,而这短短的两年足以让幸福的种子生根开花。
两年前的五月,潜山县林业局选派干部,36岁的汪全兵来到边远的槎水镇乐明村,肩负起“第一书记”的重任,用一腔热情,满怀壮志,脚踏实地的作风,让这片沉睡的土地破茧化蝶,生机盎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两年来,把这句话当做座右铭的汪全兵坚守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地践诺、奉献。
五月初夏,小雨初歇,旧貌换新颜的小镇整齐的建筑、宽阔的街道,村部前群山间袅袅升起的云海,把乐明衬托地格外清新亮丽,给人一种现代化小镇的错觉。望着这倾注了汪全兵心血与汗水的山村,思绪定格在了两年中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
心中装着群众“梦”
“不干就不干,要干就要干好,要对得起群众,对得起党员这个称号,对得起领导的殷殷期望。”——汪全兵日记语录
五月的乐明村,群山环绕,田地纵横,万木吐翠。一条条水泥村道交错延伸,通向一幢幢依山枕水的农家小楼。距离槎水大街1公里处,就是汪全兵下派挂职的乐明村部,10年前建的两层小楼,如今仍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二楼会议室,底层办公室、宿舍兼厨房,唯一变化的是楼前新盖了遮雨棚,在不甚宽阔的空间停放着他那辆“老掉牙”的摩托车。
2012年5月4日,汪全兵带着组织的重托,在这里一住就是两年。他没有埋怨工作条件的艰苦,没有埋怨与妻儿两地离散,带着一颗为民办事的心来,一头扎进去,转眼就过去了600多个日日夜夜。
对于汪全兵的到来,当初村民们不以为然:“县里来的干部,都是把挂职当做跳板,走过场而已,事情没办成一件,拍拍屁股就走人。”
出乎村民们意料的是,汪全兵来的头几个月,一直吃住在村部。别的村委会平时难得见到人影,而在乐明村部,白天人声喧哗,晚上灯火如昼。
“我来挂职,既是对自身的锻炼,也是组织对我的考验,要经得住百姓心中那杆秤的称量。”村民们不会忘记,两年来,汪全兵每年在村里呆的时间超过260天。这期间,汪全兵围绕着“乐明有什么,为什么发展慢,该如何为百姓带来实惠”,每天起早摸晚,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剖析问题,商讨对策,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所盼,对村民们的“梦”了然于胸。
当时通往乐明的都是些山边地头的小道,村民们都巴望着水泥路能通往家门口。得知村民的想法后,汪全兵县里乡下两头跑,争取资金,硬化了新民、王岩两条公路,总长2.8公里。
了解知乐明全村有33位五保老人,60位空巢老人,汪全兵立马筹资改造敬老院一座,床位达300张。
发现王岩水库年久失修,汪全兵争取资金180万元,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受益农田达1200亩。
汪全兵是一位在林业基层工作多年的干部,他利用对林业政策的了解,立足乐明村实际,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先后开展国家公益林间伐1000亩、新造速生丰产林100亩,既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又促进了林木的生长。争取来资金15万元,修建林区道路5公里,优化村民生产环境,强化林区管理。引进安徽中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包林地3000亩,招收林下经济工人17名,解决闲置劳动力就业难问题。
汪全兵接连烧的几把“火”,让县镇领导笑了,村干开始沉下心思考,村民们看法也是180度大转弯,领导们说汪全兵同志干得好,同事们说汪书记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村民们感叹第一书记为村民办事实打实,不摆虚架子。
时间仅仅两年,而就是这短短的两年,乐明的发展速度走在了全县村庄发展的第一方阵。两年中,汪全兵先后引入大型农林项目5个,村民人均纯收入由两年前的2000元上升为7000元,从中受益的村民们纷纷建起了新居,掀起返乡就业热。
口里念着寒酸“经”
“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就一定要身体力行,为百姓实实在在地做事,自己吃点亏,苦点累点,百姓心里有数。”——汪全兵日记语录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而汪全兵却执着于“寒酸经”。“勤学苦练”在汪全兵的校友,现任槎水镇林业站站长吴海兵的眼里有了新的诠释。“进村入户勤、出乡跑腿勤”、“学专业知识增才干”、“不怕吃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练本事磨嘴皮”,汪全兵一直奉从这四个字为真经,一旦决定做的,九头牛也拉不回头。
“汪全兵家前年才有冰箱,去年才有空调,电视机还是17英寸的。摩托车是他在60公里距离的城乡间往返的交通工具,两年来从来不舍得掏一分钱搭车。”吴海兵说,“作为双职工家庭,经济还算宽裕,可他这样检朴还是屈指可数。”
汪全兵是故意“作秀”,还是“逢场作戏”?2012年5月份,组织部门配发的5万元资金,汪全兵一次性投入建起乐明村第一家茶厂,
茶厂的一位村民说,“汪书记一心为了村民,他把多年的积蓄用在了村民身上,真是戴着眼睛越难找啊。”
对此,汪全兵笑着说,“我是一名党员干部,要讲奉献,自己在做,群众在看,自身不做出表率,群众的工作就难以开展。”
汪全兵的心中,一直装得是百姓。
村民不会忘记,为了天方茶叶集团来乐明村投资,汪全兵磨“破”了嘴皮跑“断”了腿;得知县农委有为农户免费安装太阳能项目,汪全兵第一时间跑有关部门据理力争,引来103台全部给村民安装;老同学吴海兵想给林业站蹭一台,汪全兵恁是不给。
村民更不会忘记,汪全兵连一台太阳能也没有留给村部,至今村部的热水全凭人工烧水供给。
汪全兵对群众有求必应,对家人却显得漠不关心。
“在汪书记的心中,永远都没有节休,永远都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村民们说。2013年,他的父亲患癌症晚期时,他让哥哥和弟弟从外地赶回,自己却留在了乐明;当妻子遇上车祸时,他只到医院看了一眼,便连夜骑摩托车赶回村部;在孩子生病时,他把照顾孩子的担子推给了妻子,连家门也未踏进一步。自从汪全兵上班那天起,他一直骑着那辆伴随着他10年的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从不耽搁。
村民对汪全兵评价最多的是:“人实在,把百姓装在了心里,把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乐明村书记范储来说,“汪书记虽然是县选派干部,可一点架子也没有,一直保留着学生时代的模样,淳朴憨厚,是乐明村两委干部学习的榜样。”他反思:“以前村里有什么事,村两委一合计,就办了,可汪书记就爱较真,不去百姓家走访上几次,绝对不去实行。看来,当干部的绝对不能玩虚架子。”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根据乐明自身优势,汪全兵积极融资,吸引天方茶叶集团公司来乐明发展,建设茶叶基地600亩,新建标准化茶园180亩和茶叶加工厂1座,规划新建乐明观光园。
村民富了,而汪全兵依然一身“土气”,向来抠门的他,对村民却慷慨解囊。
村里谁最穷,谁家最困难,汪全兵就最爱往哪家跑。乐明村精神病人储杨林、范林、储爱化家经常出现汪全兵的身影;五保户储松强、储诚一经常收到汪全兵的个人资助;他奔走呼吁为贫困家庭捐资助学,接受社会资助的大学生就有20人。在汪全兵的感召下,2013年,徽派服饰有限公司来乐明村捐棉大衣100套,现金2000元。两年中,村企业家向70岁老人捐款达9万元。
“县里补助给他的5000块钱摩托车油钱,他请乡亲和同事吃了饭。”村民们动情地回忆。肩上扛的是党旗
“其身正,不令而行;自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建工作开展的好不好,决定为民办事实不实。”——汪全兵日记语录
在乐明村部简陋的会议室,挂满了各种荣誉牌匾,而每个荣誉的背后,都浸染着汪全兵辛勤的汗水。
“只有心系百姓,才能跟百姓打成一片,也才能取得百姓的支持。”在村两委会议上,汪全兵总爱用这句话作为开场白。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汪全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深入群众家中征询村民意见和建议。
“以往村干进门,村民爱理不理,而今,汪书记上门,村民门热情地像一个贵客般迎接。”槎水镇组织委员徐中涛说。
前不久,乐明村引进的天方茶叶茶叶集团兑现了20万工资,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也更加对新来的第一书记有了信心。在乡亲们眼里,乐明两年来的巨大变化离不开汪全兵的每一份努力,他是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
“我们村要继续扩大茶叶生产产业链条。”
“我们村适宜搞蔬菜生产基地。”
“如果我们村发展养殖业,前景就更加广阔了。”在群众路线意见征求会上,村民们敞开胸怀,纷纷支招献策。
“跟着汪书记后面干,有盼头,一干一个准。”村民的心再次碰撞在了一起,对乐明的明天充满着希望。“我们信得过汪书记。”村民们都说。
每一句话都是沉甸甸的背负,每一寸目光都是眼巴巴的亟盼。如何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火车跑得快,还要车头带。为让群众路线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倾听群众意见,深入查摆问题,即知即该,立行立改,将行动落实在为民务实清廉上,需要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带头作用。
“汪全兵在读林校时就加入学生会支部,参加工作后先后在水贵、彭河、黄泥、油坝任林业站站长,党建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吴海兵说。
两年前汪全兵一到任,就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研究乐明村党建工作。从“务虚”到务实,从村两委班子到普通党员,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立足眼下,着眼长远,把村党支部党建工作当做要务常抓不懈。
乐明村现有78位党员,7个党小组,近两年,每年都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5名,培养大学生村官从学生转变为基层干部,组织该村无职党员学习,开展“双培双带”,强化流动党员的管理。为了方便在县城定居的党员,汪全兵倡议村党支部专门在县城设了一个党小组。获得“五好支部”称号。
“村党建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没有扣好,后面的扣子就会扣歪,产生连锁效应。”汪全兵说。
今年2月份以来,汪全兵率领村两委班子深入户头,走进村头,倾听百姓心声,共收集意见建议24条,解决问题23个,办结率达96%。
“乐明村两委班子团结,风气正,干事氛围浓。”村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让村民和同事记忆深刻的,是村干带领群众防汛防火。每次进入汛期,汪全兵总是坚守在河堤上,吃在一线,住在一线,一守就是好几天。今年5月3日,一户村民自留山突发火灾,汪全兵冲锋在前,以身作则,灰头土脸不算,新买的上衣被火烧了一个大洞,却不忍扔掉。而当被问及此事时,汪全兵只字不提。
两年的时光很长,也很短。在汪全兵心中,乐明这片土地倾注了他的一腔热血,两年砥砺,两年风雨,无怨亦无悔;在村民们眼里,第一书记播撒下的幸福种子,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生根、滋长。(记者 秦大春 叶余根 通讯员陈兴旺)
热门推荐
更多>

- 冯小刚向习总书记汇报:现正筹拍《抗美援朝》
- 《垃圾男孩》:史蒂芬-戴德利的贫民窟冒险
- 布莱克怀孕后首亮相 美裙翩翩优雅迷人
- 小贝全家现身机场不见长子 小七忙躲镜头
- 刘德华赴韩国助威残奥会:每个人都是冠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