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特大事故四十小时大营救:手挽手心连心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工友情深从上海赶来的残障工友们在昆山大润发超市献血点献血。
网络接力转发,竖起一座“爱心地标”
3日下午1点半,记者走进昆山国际会展中心B1大厅,这里被设置为事故遇难和受伤人员家属集中接待点,家属在这里先登记姓名和联系方式,采集DNA信息,然后分批安排到40多个宾馆休息。
来自河南的刘善义坐了9个多小时的长途大巴,在3日凌晨1点赶到昆山。他的姐姐刘丽妹在中荣金属上班,正好是发生事故的那个车间。“接到电话那一刻,我都蒙了。”顾不得劳累,他和姐夫、两个外甥在深夜里一家家医院寻找,一直到天亮,都没有姐姐的音讯。“也许她被转到外地去了,希望平安无事。”
大厅内,100多名伤亡者家属大多神情悲伤,脸色焦急。身穿红、绿、紫色背心的志愿者正在一对一帮助家属。每当家属进入会展中心,志愿者都会主动打招呼,递上矿泉水。
“我们通过网站、微信、微博征集了280多名志愿者参与这次行动,分布在献血站、家属安置区、DNA采集区和接听12345政府热线。”昆山爱心社负责人田觅介绍,8月2日事故发生后,有500多人问询报名参加救助活动,大大超出预计,还有从无锡、常州、南京赶来的爱心人士。3日早上5点多,志愿者们就忙开了,他们从车站接外地赶来的家属,帮助采集DNA信息,安抚家属情绪,劝导他们进宾馆休息。
特大事故的消息,在网络迅速传播开来,也吹响了“爱心集结号”,志愿者们立刻行动起来。
“由于得不到亲人信息,家属的焦虑情绪一直紧绷着,而且这么多人在一起,很容易互相传染。”苏州大学的教师宋丹正和一位家属聊天。作为一名心理疏导志愿者,她和20多名同伴在3日早上8点从苏州来到昆山。宋丹说,心理志愿者首先是陪伴,对家属的生活进行照顾;采取“一对一”的办法,一个志愿者对应一户家庭;对症状明显的人,会采用专业知识进行疏导。
52岁的楼玉琴和女儿、女婿一家三口都来到家属接待安置点,“昨天看到新闻,很心痛。所以今天就和家人一起来了。我虽然是第一次做志愿者,但我会用我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去辅导伤员家属,尽力平复他们的心情。”
本报记者 庾康 李仲勋 潘朝晖 浦敏琦 陈明 马薇 邵生余 本版配图除署名外 均为本报记者 肖 勇 万程鹏摄
热门推荐
更多>上航FM9522航班一男子被带走
南京青奥会礼仪引导员冒酷暑忙集训
航拍云南地震灾区
直击云南鲁甸地震 消防官兵徒手救出被埋儿童
直击云南“8.03”地震救援现场
河南三门峡:景区漂流犹如碰碰车 河段拥挤场面壮观
高僧亮相郑州旗袍会率众走红毯
浙江绍兴:高温袭来旱情严重 菜叶被烤焦
兰州西固兰炼厂区突发大火
昆山“8·2”爆炸事故善后工作有序进行
云南“8.03”地震伤员接受救治
福建石狮渔民误捕巨型鲸鲨被切割
四川“最美村医” 独腿行走大山三十载
郭美美涉嫌多宗性交易被刑拘
5岁男童头部卡在5楼防盗网 “托举哥”强攀窗下救人
新疆3亿元重奖围捕暴徒民众大会现场
中国地震救援队集结完毕 将乘伊尔76赶赴灾区
残疾女生高考549分被退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