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见“医二代”不必大惊小怪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第一时间获取世界杯赛事双语动态。
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使命本应让这个职业备受尊重。但事实上,医生的职业光环正在日渐消逝。调查显示,不少医生明确表示不愿意让子女再学医。记者调查发现,职业荣誉感降低、收入与付出严重不符、工作中存在人身风险等现实问题让一些医生“寒了心”。(《北京青年报》7月21日)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然行行都有苦衷。“医生”在众人眼里是令人羡慕的好工作,然而,真正深入其中才明白靓丽光鲜外表的背后也有常人无法理解的辛酸,医患矛盾的现实、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社会美誉度的下降都是必须要直面的难题。当然,难见“医二代”并不值得惊讶,各个行业几乎如此,恐怕最容易继承的还是“富二代”和“官二代”。
俗话说“只见人前显贵,不见背后受罪”。医生如此、老师如此、公务员亦如此。哪个行业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胜任的,医生作为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尚且如此,其他行业更不必说。
六成医生力阻子女学医,是为了不想让孩子受自己所承担的职业压力,更表达了对子女将来成才的殷切期望。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能够取得超越父辈的成就呢?医生或许不想让孩子学医,说不定当老师的希望孩子学医,总之,不会因为“医二代”少,大学的医学专业就冷清。这就好比总有人把婚姻比作围城,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实际上每天走进婚姻殿堂的人并没有停下脚步。
医学专业学生难见“医二代”除了证明各个行业的不易,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当今社会百花齐放,可供选择的职业众多,医生的孩子不一定还要继续当医生,去当老师、艺术家、公务员未尝不可。“二代”难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以往常常听说的“中医世家”、“三代教书”等词汇将来或许很难再出现。
子承父业的情况是特定时期的产物,那时候推行父亲退休孩子顶上、毕业包分配等等政策。如今大学毕业有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孩子也不必对家长的安排唯命是从。从某种意义上说,难见“×二代”,不仅不必大惊小怪,甚至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毛旭松)
热门推荐
更多>维米尔艺术作品欣赏
上海两机场受流控影响取消199架航班
成都21座人行天桥防滑改造 “搓衣板”变“防滑垫”
绽放在指尖上的彝族刺绣
91岁姐姐照顾88岁聋哑弟弟77年 演绎人间大爱
回眸八一:有一种铭记叫艺术
武昌隧道口车管所一大巴车自燃
西安老纺织厂最后的夏天
河南两岁双胞胎失明就医 弟弟脑中取出注射针头
江苏淮安一化工厂发生爆燃 浓烟滚滚
湖南女研究生花光学费救白血病男友 病房求婚
黑龙江伊春发生洪涝灾害 房屋被淹
欢聚草原那达慕
组图:成都雨后天空现火烧云金镶玉
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观众超万人
成都大妈暴雨中大跳“小苹果”
四川德阳脱衣骂人的“帅交警”被开除
女孩30米高空落水 当地镇干部施救